• [

    設計理念

    ]

    美術與設計、設計就是騙子、顏色

    最近回答了一篇關于學習設計的同時是不是先要學好美術繪畫的問題,感覺很多人對于美術這個概念很偏激,把美術當成了設計的一切,沒有很強的美術能力就什么都做不成了一樣……至少很多美院的學生和老師都有這種觀點,但我想說這是大錯特錯的。

    設計主要是針對商業設計來講,圍繞客戶需要和產品特性,將素材相互嫁接來傳達最終目的,得到最后你需要的答案,這就是設計,針對這個有目標的學就會少走很多彎路,我當初也花了很多時間才搞明白。
    學習設計是去學習自身對素材含義的定義方法,例如顏色,線條,塊,畫面的流動,對空間的運用,不論美術,設計,環藝,任何設計的根源都是來自精神視覺,很多人對理論的研究都不夠深入,不是停留在初期學習階段,就是停留在中期書本階段,自己形成不了自己對生活的理論,所以對產品分析也總是做不到位。

    世界上有了美術的時候就有了設計,所以,只要合理的運用學習方法,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計劃,這就足夠了,不公道的說句:美術只能算是設計中的一個分支,代表一個類別,他與設計有相通的理論,我們也可以認為設計就是美術的一種形式,但是美術并不能完全代表設計,一個是以商業服務為目的,一個是以藝術傳達為目的,美術的很多理論都可以應用在設計上,但是重在理解,不是要你去完全掌握怎么去畫怎么去用筆。

    現在是20世紀,生活在變,社會觀念也在變,美術在文化的氛圍里是永恒經典的存在,但他也需要變更,需要更多空間留給時間。再談談設計,它是為了商業效應為目的,但是商業不是永恒的,是直接瞬間的效應、決定,然后購買,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對生活概念的傳達,對產品特性的突出,單講這里設計與美術是天南地北的兩個世界,因為概念的沖突,導致中間的荒地餓死了很多人,目的是商業還是藝術,大家需要分清楚,把美術看成是設計只會導致產品特性的消失,最終完成失敗的作品,美術與設計有基本相同的理論筐架,但是有不同的目的性,還是那句老話,不要在油膩的生活里迷路。做人做事都需要有準確的目標,設計不是單純的美術藝術,別拉著作品和你下水。

    如果談到美術是水,那設計就是舟,你要有目的的劃船才能瀏覽湖光山色。
    有些人停留在沒有概念的設計上。設計制作的時候圖片沒有一點的結構、空間,這樣設計素材信息也很難傳達,最終的結果如上,沒有目的性的制作,最后就會做出油膩的或者概念松散的沒有主次的作品,

    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是關于精神需求的,如下:

    在我理解創意是一種初級勞動的綜合結果,他成功的表現方式來自人的生理反應,簡單來理解就是生活。生活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我們可以細心的將它分割成多個 面,再在其間搜索到你需要的“生理部分”。我們把自身的感情可以分割成多種色彩。
    按生理反應來講:第一創意就來源與我們的視覺,第二創意來源于聽覺,第三創意來源于嗅覺,第四創意來源于知覺。從人的生理功能來講,靈感是從一到四由強至弱,從精神需求分析,靈感則是從一到四由弱至強。這是一種奇妙的生理反應,而我們所做的設計多是從生理層面來講,往往忽略了知覺效應,難以深入人心。

    創意是一種柔和的掙扎,尋找并解放我們的內在。
    即,激發創意本身的**,以及**被激發之后,如何找到途徑讓**成形。

    說說設計的方向,前面說到設計是以商業為目的,為了產品的概念傳達而名為設計,版式,色彩心理學,標志設計,這些都是學習設計制作的必須品。美術理論在這里也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例如色彩、空間概念等等。

    我認為學習設計其實是有很多捷徑可以去走的,個人的設計風格其實就是對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種體現形式,對于那些說設計沒有風格的家伙鄙視下,大點來說波西米呀的水手風格就不是風格了?中國風格就不是風格了?小些來說,幾個大的制作團隊,誰可是說自己的設計是沒有一定風格的?自己做不到就多學多問,不要給設計風格潑臟水,上學的時候不努力學習,搞什么三角戀,上班以后到處走彎路,自己能力不濟就說設計其實都是是騙人的……是啊,怎么騙的?抄襲這個詞已經在中國圈里比較常用了,那些原創的反倒被大多數抄襲者說成是費力的傻子……,但是我要說句公道話,傻子一個月的工資夠頂你半年的,就這樣……好多沒有上進心的人成了別人眼力永遠的傻子……

    另一種騙子,和策劃合作一起行騙的騙子,SKⅡ最垃圾的化裝品,大量有毒物質包裝后,50元都不值的東西被賣到了¥1000,在我想把設計做到及至也就這樣了,總結產品特性然后設計突出,拿出去賣個高價。如果廣告人是騙子,那設計人就是騙子的幫兇,做騙子的目的只有一個,了解人的心理,然后做出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從視覺效應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如此,不同的設計流程當然有不同的結果,沒有目的的設計不如拿到廁所當草紙,消費者可以是糊涂的,但是設計人應該保持清醒。

    上次有人潑臟水我把文章刪了,真不知道中國人都是怎么了,不會就學,不明就問,非要翹個尾巴裝“狼人”!……看的我眉頭都皺成幾道溝……,能寫的歡迎大家都寫,但是單說做人,敬告各位小祖宗們:

    聰明的人會選擇怎樣去發展自己的空間和事業,而傻子會像傻子一樣互相詆毀別人的聲譽。有些人聽到就會 得到,而有些人說出來就會付出很多。老人們說,謙虛使人上進,不要覺得自己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了點成就,就可以做什么事都耀武揚威,別人尊重你的成績給你評價的權利,如果你不能善用別人的尊重,自己就會失去一切。 (權利就是無價的尊重)

    腦子里概念比較多,又有點跑題了,很少寫文章會做修整,基本寫到哪里算哪里,先前看到理論版里有個談顏色的帖子,參與的人還滿多的,多是短小精練一句到位,呵呵。對于顏色的話題要真說起來,再精簡也要1萬多字吧……在這簡單回一下

    各種色彩的象征:
    紅色 熱情、活潑、熱鬧、**、溫暖、幸福、吉祥、危險......
    橙色 光明、華麗、興奮、甜蜜、快樂......
    ** 明朗、愉快、高貴、希望、發展、注意......
    綠色 新鮮、平靜、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
    藍色 深遠、永恒、沉靜、理智、誠實、寒冷......
    紫色 優雅、高貴、魅力、自傲、輕率......
    白色 純潔、純真、樸素、神圣、明快、柔弱、虛無......
    灰色 謙虛、平凡、沉默、中庸、寂寞、憂郁、消極......
    黑色 崇高、嚴肅、剛健、堅實、粗莽、沉默、黑暗、罪惡、恐怖、絕望、死亡......

    在我理解顏色有自己的生命體系。每個人都有一樣的顏色,可是總會有或輕或重的偏好,如果我可以這樣理解生命。單一的顏色是沒有生命的,只有寂靜。兩個以上的顏色在一起才能表現出自己對事情的看法,誰輕誰重,問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把他變成顏色,用單一的顏色表達一種態度,兩種以上的態度得到選擇。

    這是我個人對色彩理解所寫的一段話,把色彩當做生活的一部分,首先要找到作品的主題,并把其中自己對這些事物的態度用顏色來表達,多種態度的組合讓看到作品的消費者得到選擇。

    白加黃會產生安靜的柔和,綠加紫有沼澤的泥濘,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特性。
    例如餅干人們會想到橘**的甜美,加上藍會有薄荷的清新,加上白會讓人得到**的牛奶感,加上黑會讓人有刺嘴感。
    例如化妝品,首先找到產品的定位,并用顏色來描述,我們把他定位為紫色的神秘感,加上不同的顏色會產生新的概念,而這就是消費者所需要的選擇。

    紫色有神秘感和藍放在一起卻會立刻顯的很安靜,和紅色放在一起會顯的很危險,與白色放在一起會顯的更加柔弱,學會使用顏色和版式排列來表達情感與生活,這是設計師和操作員最大的區別。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