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現在是越來越便宜,使用數碼相機的朋友越來越多,不過很多人都反應數碼相機并不像傳說中那么好,為什么呢?因為有時候數碼相機拍出的照片并不讓人滿意,偏色啦,照片模糊啦等等,當然,這里面肯定有相機自身的不足,如果相機造得非常好用,我們怎么用怎么滿意,我們哪兒還來這些牢騷呢,對不對?不過,更多的原因恐怕還是我們拍攝者自己的問題。
一句話,就是我們還不太會用數碼相機,不能完全發揮它的作用,有時連基本的拍攝常識都掌握不了,還怎么去苛求相機拍出好東西來呢?所以呀,先從自己身上找差距嘛,那,有關攝影的書籍浩如煙海,怎么看得過來呀,該從哪兒學起啊,別著急,先來看看這篇“如何玩轉你的數碼DC”吧,希望能給你補充點知識。
雖然說數碼相機是即拍即得,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拍多大就拍多大,但是事先確定存儲照片的格式和大小也是要慎重的,縱然是相機像素很高,也沒必要每次都出全勤,否則不但會增加存儲卡的負擔,也會使圖片的處理和存儲時間加長,拍攝過程中就多了許多無奈的等待,如果你想把照片都沖印出來,那么300萬像素以最大分辨率拍攝出來的數碼照片,要沖印成常見的6寸照片應該是毫無問題,如果用500萬以上像素拍攝,沖印出來后就可以做海報了。
說到現在的數碼圖片格式,主要有JPEG、TIFF和RAW三種,前兩種主要應用于家用數碼相機,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壓縮格式,可以用不同的壓縮比對圖象文件進行壓縮,其技術十分先進,對圖像質量影響不大,所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網絡上。對于那些要求高質量圖像處理的用戶來說,TIFF格式是首選格式,采用無損壓縮方式進行存儲。RAW格式是直接讀取傳感器(CCD或者CMOS)上的原始記錄數據,也就是說這些數據尚未經過曝光補償、色彩平衡等處理,因此深受專業人士的青睞,而在非壓縮和非破壞性格式中,它的存儲容量要小于TIFF格式,并且能提高拍攝效率(存儲時間、單張拍攝間隔時間等)。
對比以上幾種主要圖片輸出格式后,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只是將照片放在網上,2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完全能夠滿足要求;如果是沖印6寸以內的照片或者是A4幅面以內的打印,那么300萬像素也足以完成任務;如果還有更高更專業的要求,就視具體需要而定啦。
利用數碼相機拍攝照片的大致步驟是:
1 檢查電池和存儲卡是否裝好。
安裝存儲卡時一定要分清存儲卡的正反面,將卡全部推入插槽,然后關閉卡門。取出存儲卡時請注意,在相機顯示圖片還在存儲時,千萬不能拔存儲卡。
2 設定拍攝模式。
一般菜鳥只要選擇程序自動模式就OK啦。
3 選定照片存儲格式。
4 檢查相機的分辨率設置和圖像質量的設定。
一般從低到高有HQ、SHQ、TIFF等5(SHQ標準有3種)種,前四種均為JPEG壓縮格式,最后一種為非壓縮格式。
5 根據需要設置好拍攝模式。
P模式拍攝
一般來說,P模式都是程序控制自動拍攝模式,相機自動設置光圈快門等參數,先半按下快門,等機器進行對焦,對焦完畢后完全按下快門,OK,拍照完成。請注意,一定要先半按快門,等相機自動對焦完成后再全按快門,否則一口氣按下去,就多半是霧里看花吧!
A/S/M模式拍攝
這些模式就相當于專業的傳統相機的拍攝模式了,可以自己設置光圈快門等參數,A代表光圈優先,S代表快門優先,M代表手動設置。 |
質量評星 +3 顆
下載幣 +5 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