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好光比 攝影師采用適當的光比,就能充分利用彩色負片乳劑固有的曝光寬容度。照明良好的人像照,因有討人喜歡的光照效果和較好的色彩質量,顧客容易接受,通常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光比:兩只用來照明某一被攝對象的燈光,就其產生的總效應來說,它們之間的強度差,就稱為光比。
這通?捎脭底直葋肀硎。例如:3:1比率是指受到兩支光總效應的被攝對象的部位,其亮度三倍于只受到一支光的部位。這也可以用光度單位來表示。例如:高光部位為300英尺/燭光,陰影部位為100英尺/燭光。但“3:1”表示式并不意味著光圈級差為3:1,正如下面要指出的。
通常,形成光比的兩種光線,就是補光和主光。
補光:所謂補光,就是通常位于或鄰近相機軸心線的、對被攝對象作總體照明用的光源,其目的在于使陰影部的細節能獲得恰當的曝光。
僅有補光,其提供的照明相當平淡。因為來自攝影光軸的照明,無法顯示一個立體對象的令人滿意的輪廓或造型。這種光線不能產生重要的高光,所以許多攝影師采用一種相對柔和的,或者比較漫散的光源。白色反光傘,天光裝置,或大范圍的漫射光線常被用作補光。
主光:它是布光中占支配地位的光,常稱為“基調光”或“造型光”。這兩個術語都對,因為主光確實決定著景物的“調子”(高調或低調),而其位置會產生高光和陰影所形成的造型輪廓。相對地說,如將較柔軟和的光源選作為補光,則較“刺目”的光線常被選作為主光。拋物面反射器、小型銀色反光傘以及會產生閃爍高光的燈,均可選作為主光。
比數:光比概念的混淆不清,源自說明光比的那些數字。
應當記住:主光只是用來照明被攝對象的高光部位或明亮部位,它不能照明被攝對象的陰影部位。
還應當記。貉a光如位于相機軸心線之上,可照明鏡頭所能見到的一切,即高光部分和陰影部分。
以數字表示的光比,是指照射在高光部位的總光量,與陰影部位的光量之比。高光部分能同時接受主光和補光所造成的總效應,而陰影部分則只能接受到補光的效應。
如能理解平方反比定律,則控制正確的光比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假如一支特定光源與被攝體距離10英尺,被攝體受光為100英尺。燭光照度,那么距離20英尺時,被攝體受光度是多少?
如果你回答時設想距離增加了一倍,即認為亮度就是一半——50英尺/燭光,那么,你也許得復習復習平方反比定律了,因為你錯了!一切光在某種程度上所遵循的平方反比定律指出,光能的遞減)遞增也然),是以距離平方的變化為依據的。
平方,是指一個數字自身相乘。舉例來說,如果燈光離被攝對象一英尺,被攝體受光度的計算方法是:一乘一等于一,再求其倒數即一分之一,或一除以一,此時被攝體受光度為X(以光度單位表示)。把燈光朝后移至二英尺處,運用公式,二乘二等于四,求其倒數,一除以四,即被攝體受光度僅為1/4X。把燈光朝后移至三英尺處,三乘三等于九——即受光度只有1/9X,F在再回到前面所討論的問題,套用平方反比定律公式——距離自身相乘,再求其倒數——你就能確定,在10英尺處,被攝體接受光源的1/100光量,而在20英尺處,就只接受光源的1/400光量了。這就是說,當距離增加一倍時,被攝體接受的光量只為原來的1/4。
二、把握好背景
人物為主體的照片,背景的作用十分重要,通過人物與背景的相互關系可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從人像攝影的實踐來看,背景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平面的,有縱深的,有室內的,也有室外的……如何借背景刻畫被攝人物的性格特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保鶕掌U明的主題來選擇背景拍攝人物照片,攝影者通常具有很明確的創作主題,由于主題的不同,攝影者在選擇背景時就應根據具體的情況分別予以合理的取舍。譬如欲顯示被攝者的職業特點,我們可把其工作現場作為背景,并采用現場自然光線拍攝,力求畫面產生常態的氣氛,把環境作為畫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環境來襯托人,用環境來提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假如照片反映的是人物的容貌、氣質,那背景就應以簡潔、樸素為佳,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主體,使人物形象顯得很鮮明、生動。
為了刻畫好人物的個性和其藝術成就,攝影師選擇了一幅抽象畫作背景,這獨特的背景把人物形象烘托得很突出,令人難忘。
。玻鶕尘暗膬热輥磉x用不同的光圈一旦確定了背景內容,采用何種方式來表現背景便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具體該采用何種方式來表現背景,這就要看背景的內容,如果背景是整個,畫面中一個有機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它可以傳達出許多有助于觀眾了被攝者的信息,那應該采用收小光圈的做法,使背景的細部有相當的清晰度。要是背景僅是用來作為一種有別于主體物的影調成分出現在畫面中,就可以采用放大光圈的方法,讓其在畫面中顯得模糊。
。常莆毡尘霸诋嬅嬷兴嘉恢玫谋壤尘霸诋嬅嬷芯烤乖撜级嗌俚匚粸樽罴眩瑳]有一個規定,但是有些原則是可以參考的。如你拍攝一幅表現被攝者職業的環境肖像,那么背景可以用得大一些,只要不是大到喧賓奪土的程度即可拍攝人物旅游照片,畫面中有名勝古跡出現時,背景所占的地位也可以盡量多些,避免把景色拍得殘缺不齊。還有,拍人物全身像背景宜多些,以免造成局促感,而拍胸像照、頭像照,背景則宜少些,使觀眾的視線更集中于主體之上。
。矗苊庖恍┎涣嫉谋尘昂玫谋尘澳芷鸬胶嫱小⒚阑粩z人物的作用,而不良的背景則會影響畫面的美觀。在攝影中,有如下一些景致一般不宜充當背景:
。粒拔锪銇y繁雜。
。拢e奪主的亮色塊的景物。
。茫哂欣渖{的景物(因為當它反射到被攝物臉部時,會使人物顯出一種病態的樣子)。
。模床町惓娏业木拔。
三、把握好眼神光
拍攝人像時,不論運用什么光源,只要位于被攝者面前而且有足夠的亮度,就都會反射到眼睛里,出現反光點,從而構成眼神光。眼睛中顯示的反光點,在形狀、大小和位置上總是不同的。例如:在室內拍攝人像,光線從遠離被攝者的窗戶照射進來,他的每只眼睛里就會出現明亮的窗影;利用照相機上的閃光燈,就會在眼睛中央造成細小的白點;而使用反光罩或反光傘,就會形成一個反射區,這種反射通常偏向一邊。
各種眼神光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明亮細小的光表現愉快,范圍較大的光顯得柔和,而沒有照明的眼睛則宛如深潭。英國攝影家戈登。安德森指出,為了拍出上乘的人像攝影作品,在按快門之前,一定要考慮到眼神光。讓被攝者稍微抬起頭或重新布置光源,就能確定是否有眼神光。眼神光應當是平衡的,不能使一只眼睛有光而另一只眼睛沒有光。要檢查產生眼神光的光源是不是處于被攝者臉部前面足夠的位置,從而能照到雙眼而不至于被鼻子的陰影擋住。如果頭部向一側轉動,眼神光源最好也要隨著轉動。光源位置不能過高,否則,兩只眼睛不在一條水平線上,就可能有一只眼睛照不到眼神光。
用作眼神光的光源并不需要很強的功率,但必須注意要同環境協調。安德森認為,他寧愿選擇自然光作為眼神光光源。在室內,最好試用超過肩膀的窗戶照進來的光線制造眼神光,即使它不是主要的光源也宜這樣。在室外,用反光板比用輔助閃光燈要自然得多,尤其是拍攝特寫照片。還要設法避免眼白對主要光源的反射,它僅僅能無味地泛著白光,會使人的眼睛失去平衡。 |
質量評星 +3 顆
下載幣 +5 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