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前技術

    ]

    印前資料--掃描制作的六個方面

    從尋找掃描最佳點,到對舊照片進行處理。這里以實例的形式分幾點來講述,以幫助你學會“掃描”。

    1.尋找最佳掃描位置

    大多數掃描儀的掃描平臺上,不同位置的掃描效果總會有些不同。如果發現在掃描平臺上的某個區域的掃描效果比其它區域好,沒什么可驚訝的。在掃描時,要盡可能的把圖像放到最佳掃描區域中,進行掃描,以獲得最佳掃描效果。

    怎樣打到掃描的最佳位置呢?我們可以找一張與掃描平面相同大小的,潔凈的白色表面,如:不透明的白紙,對掃描平面進行整個掃描,設置分辨率可以低一些,在72~100spi之間。假設:掃描儀的掃描面積為8.5*14英寸。

    把掃描得到的圖像放到一種圖像編輯程序中,例如Photoshop,用“平衡調整”菜單命令來夸大圖像面積中的細微差別,我們可能看到,掃描圖像的邊緣有黑點,且在左邊有一條亮痕,有污點區域是大約11英寸向下的區域。這個區域,就是我們做精細掃描時應該特別小心的地方。

    一旦確定了掃描儀的“最佳掃描位置”后,就可以做一個紙樣板,來標識這個位置,以便以后使用掃描儀時更加方便。

    2.校正劣質顏色

    在光線不好的條件下,拍攝照片,經常會在圖片上出現不自然的色差。但不必擔心,在計算機中進行圖像校色要比在暗室中容易得多。要想每次都能得到好的掃描圖片的方法,是第一次掃描時不用階調控制功能(即:Gamma值=1)。然后圖象編輯程序中的“Curve(曲線)”命令來調整階調,直至顏色合適為止,存儲該曲線。用“Import Curves(輸入曲線)”命令進行二次掃描,這次將會得到高質量圖像。

    3.掃描三維物體

    用平臺掃描儀掃描三維物體就像用照相機拍攝一樣。(當然要先假設這些物體適合于玻璃平臺上放置)。通常來說,這是一種很快且容易獲得“照片”的好方法。并且版權獨有。

    掃描三維物體最明顯的問題,是燈光控制方面的不足,大多數平臺掃描儀是通過投影的方法來實現“一維”的掃描,投影的方向是根據你的掃描儀的光源和物體放在玻璃平臺上的位置來決定的。所以我們必須對掃描儀進行實驗,每一次重新擺放物體時,陰影該落在什么位置。

    4、掃描圓柱體

    在掃描之前,要把物體的背部粘在一張大紙板上,以防止它滾動——通常,使用白色細料紙板,這種紙板在掃描時可作為物體的背景。

    步驟1:通過初步掃描,以決定你想要的物體的陰影落在圖像的什么位置。如果圖像上陰影邊緣的位置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準確的話,要把物體復位并使它的背部靠在平臺上。為了產生更亮的陰影,可在平臺上靠近物體的地方放置一個帶罩的光源(如一盞臺燈)作為附加燈光。做這些的時候一定要細心——臺燈可能會很燙手。

    步驟2:在像Photoshop之類的圖像編輯程序里使用“通道”蒙版,來轉換圖像背景。首先,用“套索”選擇工具和“option(Alt)”鍵來選取物體,產生一條連續的選擇路徑。物體被選中后,存進一個通道里,并反轉一下,以選中背景區域。然后用“漸變填充”工具以平滑過渡的顏色來填充背景。

    步驟3;這種最終結果與攝影室里的照明設備產生的效果相同,但成本卻低很多。

    5、掃描金屬物體

    對金屬物體進行掃描時,圖像上某些部位會不可避免的產生類似于上圖(首區)所示的金屬彩色帶。

    為了去除這些彩色帶,把圖片放進Photoshop程序里,并選取彩色帶區域。打開“色相/飽和度”控制菜單,分別選紅、綠、藍色,減小各色的飽和度。

    記。喝绻1200或超過1200spi的分辨率掃描時,可以增強任何物體的高清晰度感。如圖,對一角硬幣用1200spi掃描,6倍放大,以133lpi輸出,圖像的細節就十分明顯了。

    若你需要對細小物體進行特寫時,用掃描儀會比用一個帶有微型鏡頭的攝像機拍攝更快得多。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