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面知識

    ]

    一些心得寫給自己和設計師們

    我的內容: 做了設計師3,4年,從一家只有3,4人的作坊,走到上千人的公司;仡^看看,很多時候感覺是懸崖,但是挺過來了。最近也有諸多不順利,感覺自己沒辦法再繼續在設計上走下去了。浮躁,怨氣,不進取,這可能就是現在的狀況。但我知道這都是假的,自己也必須熬過去這段時間。

    所以我寫下一些做設計的總結,給自己也給所有正要入門卻未入門,或者和我一樣正在路上的同學們。

    1、作為一個設計師,有時候也要想我們眼里的程序員一樣,懂得煎熬。如果公司還算穩定,自己能夠在一個愉快融洽的氣氛中學習工作。那么,除非下家是你夢寐以求,或者實在缺錢花必須跳槽。我的建議是忍耐下去。換工作是一種挑戰,你要牢記每份高薪都不是白拿的,你以為你能薪水過萬,等到扛不住時候,想想拿4,5千也是幸福的。做一份工,薪水自然是重點,但是作為一個設計師,讓自己快樂的工作,更加應該是重點。我們不是程序員,心情好不好都是這么寫代碼,我們如果沒思想和創意,時間過去了,成果出不來。

    2、不要以為自己僅僅是個美術工作者,尤其在互聯網公司;ヂ摼W是講究“快”的行業,在時間面前,很多品質的要求不被堅持。和競爭對手的比拼,更快的出一個產品,比出一個精品來的重要。所以作為設計師,要懂得把握時間,權衡利弊。你只有懂的更多,才知道哪些是重點,也許這個頁面的重點只是那個按鈕,而你費勁心機在渲染畫面氣氛,最后可能得不償失。

    3、作為設計師,要懂得爭取權利。設計不能量化評估,不能完全的質化評估。與之相反,我們往往還更嗤之以鼻那些有adobe**的設計師。但是正因為無法縱向橫向的評估,設計師往往爭取不到權利。大部分人眼里,設計是一個項目外圍的,非核心的組成部分?鋸堻c說,有的高級程序員不出手,這項目就是出不來,但沒見過某個設計師不出手,那項目上不了線的。但是,以下的話語希望每個管理層知道:現在的大部分項目比拼,并不是核心代碼的較量,而是前端體驗的抗衡,設計師起到的不僅僅是一個畫家的作用,更多時候,我們在發出用戶的聲音,用低成本的方式解決問題。設計師需要權利,在某些方面能夠堅持自己的看法。

    4、保持學習的心。設計是沒有致敬的一門功課,有的人有天賦,有的人天賦差。但是憑借現有的互聯網資源,我不信哪一個有恒心有興趣的同學,學不會幾門手藝。這個領域的80%設計師手繪一塌糊涂,這個領域80%的設計師離不開抄襲和參考,這個領域的80%設計師在拿到需求的第一反應幾乎是一致的。逐漸拉開距離的,是他們的思考和勤勉。在每個環節多問個為什么,在每個像素來回調整2,3遍。最后成就了我們和他們的差距。而如果他們繼續保持學習,我們亦然墮落和隨意,這個差距則越來越大。我見過說學習3D學了3,4年沒入門的同學,我也見過一進公司都不懂得用模糊卻1,2年后殺入騰訊阿里的同學。他們手里沒有其他資源,有的只是人人平等的這個封閉的互聯網和學習的心。

    5、設計師也要有人生規劃。我浮躁的原因之一是我感覺時光流逝,自己老去,一想到自己在若干年后仍然需要和20出頭甚至沒出頭的小孩兒去競爭,自己不免難受。質問自己是否設計師可以做一輩子。其實細想,何必呢,一來至少眼下還年輕,做好3,4年的設計總有其他的職位可以晉升。二來這個問題不是我一個人在面對,可以說第一代互聯網設計師,都即將面臨這個問題。設計師也應該有規劃,所有大公司都會在第一次的面試就詢問自己的人生規劃,如果自己都答不上來,沒有方向,公司就算有心栽培,也沒有方向用力;蛘,設計師的未來是開一個咖啡館,都是一種很好的人生規劃。規劃,未必局限于某個圈,把這個圈畫的稍微大點,或許,心情就開朗了。

    6、千萬不要放棄自己。設計師很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打擊,有的挫折甚至將要放棄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否則何必到處碰壁。有的事實我們要看清楚,在互聯網行業,最好找工作的是程序員,看看阿里巴巴和百度有多少程序員,有多少設計師的比例,50:1?甚至都不止吧。所以去碰了這個壁還是挺正常的。但不要放棄自己,設計師也是可以成為另一類人的,比如說產品設計,交互設計,甚至pr,bd等等。設想如果設計師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放棄自己,那這些做客服的同學們該如何?(ps我這里毫無冒犯客服同學之意)最近我看了陳保國的《茶館》,我才深深覺得很多時候“活著就有希望”。這話自然有點夸張,沒人讓設計師去死。

    最后,要說的其實還可以說,但是我覺得不需要再說下去了。甚至以上之六條,可能也已經是很條條框框的大道理了?傊@個社會環境確實,大部分公司的設計師生活的并不愉快,大部分設計師在公司里并不具備主動,同樣,大部分公司的設計師薪水也不另自己滿意。但是同學們,既然選了這條路,就要走下去。打仗那會兒,大部分人上前線是不能當逃兵的,除非你不要當兵。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