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人類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產物 設計理論,設計知識,字體,基本知識,設計, 百圖匯" />
  • [

    平面知識

    ]

    字體設計的基本知識

    文字,是人類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產物。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它由簡單而復雜,逐步形成了科學的完美而規范化的程式。它既具有人類思想感情的抽象意義與韻調和音響節律,又具有結構完整,章法規范,而又變化無窮的鮮明形象。尤其是象形文字,更是抽象與具象的緊密結合,其文字的本身,也可說是一種完整的美術設計。
      今天,人類社會已進入工商業突飛猛進的時代,產品的競爭,生活的美化,已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為傳導思想感情的媒體―一文字的美化,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躍居為人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字形要正確
      不同漢字或拉丁字母的構成,筆劃都是法定的,只要有一點半劃不符,就成別字,輕則字 義不同,重則不成其字,無人認得,這就完全失去了文字本身的作用。因此字形要做到確切無誤,既不能任意增加筆劃,也不能任意減少或改變。

      風格要統一
      不管拉丁字母或漢字,字體筆劃都必須統一。如寫漢字,不宜三筆隸體,二筆仿宋,寫拉丁字母也不宜播楷、小楷、花楷雜組一字,印刷體與手寫體也不能在一字中混合運用!

      字體表情要適應文字內容的精神
      每一種字體,都有它自身的表情。如黑體有醒目嚴肅的感覺,老宋、楷書有端莊剛直的的表情;仿宋、行書有清秀自由的意趣;而篆書則有華貴古樸的風貌又如拉丁字母的花楷頗相當于漢字的左篆,具有華貴古樸之感;印刷體則相當于老宋楷書,一具有端莊明確的感覺。

      手寫體則相當于仿宋、行、草,有輕松活潑的體態。因此選擇某種字體為設計美術字之基調時,應該按文字內容的精神而定。這樣才能表里一致,發揮出文字感染力的最大功能。至于 變化形式,可不拘一格,詣凡筆劃之長短、肥瘦、曲直,”作者均可自由規范,只要根據文字固有結構變化就行,甚至還可進一步按透視法、立體投影、空心變化等受法,加強其裝飾意 義,使之美化。

    分類:字體設計

    A、A羅馬體的頭部尖端,要略為突出大寫字線之外。如果和線一致,便會覺得矮了一點。右上至左下用幼線。中間橫線位置適中,如果太高,中空三角形太小,就會有窘迫感。

      B、B 這個字可分為上下兩部。一般講字要窄一點,上部幅度比下部小一些,這樣有安定感。上下圓曲線之間交接的橫線要稍靠向上方一點點,圓曲線的中部厚度比干線要大一些使感覺上大小相稱。

      C、C圓曲線要略為突出于大寫字線和基線之外,否則字形會顯得矮小;厍中部的厚度要略大,特別是羅馬體,要比其它字更大一些為好。

      D、D這個字從上到下的圓弧比較難畫,需要下些功夫。如果回曲部分的厚度不勻稱, 就很難看了。圓曲中央厚度要比干線略大一些。

        E、E 中間橫線要略為提高。羅馬字的橫線切忌過長;無視線體中線則要比下上線幼一點。

      F、F 字幅和E字相同,但要略為窄一點較好。無視線體中間橫線比視線要稍為幼一點。

      G、,G和G一樣,圓曲線略超出大寫字線及基線。羅馬體右下的短干線,比圓曲線中央厚度略小些。有些無視線體,右下部成垂直的形狀。

      H、H這個字形較易寫,中間根線要稍高。羅馬體干線末端的視線,要做到兩邊等量伸展。字外側視線應該伸展到框格外一點兒。

      I 、l這是最簡單的字。羅馬體的干線比其他字的干線略粗,看起來就舒服些,下部干線要比上部干線稍為大一點,能增加穩定感。

      J、J 羅馬體干線下面的弧線,要伸到基線下面去。線珠的形狀有多種,但總的要求是略帶重感,以求穩定。無視線體的下部不可伸離底線太多,突出一點就可以了。

      K、K 羅馬體的上部斜線用幼線,和干線的交點應略低于干線的中點。無視線體的右邊和夫脫粒體一樣成“<”形,有些則類似于羅馬體。

      L、L這個字的字幅較大,但盡可能取小一些,特別是右側鄰字并排時,要注意斟酌字幅,不要使中間空間過于寬。無視線體的下橫線,要比干線略幼少許?

      M、M羅馬體的中間倒三角形尖端直抵基線,也有略為突出基線的,不過切忌突出過多。左側豎線用細線,無視線體也有兩側用豎直線的,中間兩斜線接口處的底線要略小些,以免太重。

      N、N羅馬體的兩豎線均改用幼線,以求均衡。斜線左上方要有伸出左方的干線,斜線下部尖端則略為突出底線,無視線體的斜線要比豎線略粗一點。

      O、 O圓曲線上下部都要略為伸出線外。羅馬體中有些 O字中軸是傾斜的,不過一般以豎直為正規。無視線體,在和其它文字組合時,回曲線中部要略為粗一些,以取得勻稱。

      P、P 中橫時和干線接連處要稍低于干線中點。圓曲中央的厚度要比干線略大。

      Q、O這個字是O字帶尾,根據字體的不同,尾部的形態亦有很多變化,特別是羅馬體頗多優美圖形。本字的字尾要伸出基線下面一定地方。

      R、R這個字的斜腳有好幾種形態,多數是直線或輕滑曲線。羅馬體的斜腳尖端,有時是挑上的。

      S、S上部和下部大體上是對稱的,但下部要略比上部大,下部的圓曲比上部的噪突更向右伸展,而上部圓曲線和下部的喙突則要在同一豎線上。羅馬體的脊骨,要比其他字干線粗點,但無視線體要求幼一點。

      T、可羅馬體字臂兩端的喙突,有垂直的,有略斜向外的,也有同一方向的。文字字幅多數較本字略為窄。無視線體一般要求是字幅窄,橫臂厚而比干線略幼些。

      U、U羅馬體左豎粗面右豎幼,這一點很重要。下面圓曲均要突出基線下面一點。

      V、v羅馬體的倒三角形的尖端略為突出基線下面。左側斜線用粗線,右側用幼線。無視線體的斜線相交接口底線要略為幼些。

      W、W羅馬體的W是兩個V字的疊合形體,而無視體則是兩個V字相結合的。有些羅馬體僅左右有視線,中央是尖頂;有些則把左邊和中央視線連起來。無視線體中間的兩斜線多數都比兩側斜線幼一些。

      X、X多數字體的斜線交叉點,比中央位置略高。不過,也不能提高過多。有些羅馬體的右上到左下的幼線,并不是一根直線,而是中間錯開一點的兩段直線以修正視線的錯覺。

      Y、YV形和干線的交接處,比中央略低一點。無視線體斜線比豎線略幼一點兒。z、z羅馬體的斜線用粗線。下面根線比上面的略長一點,以增加穩定感。無視線體也是如此。喙突可垂直,或稍斜向外。

      &:這是and的略號。

    (注:“幼”,為略細之意。)

    字庫分類(GBK PS CID True Type)字 庫
    第一節:字庫概念:

    一、GB字庫:
    全稱GB2312或GB2312-80是一個簡體中文字符集的中國國家標準,全稱為《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由中國國家標準總局發布, 1981年5月1日實施。GB2312編碼通行于大陸;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編碼。幾乎所有的中文系統和國際化的軟件都支持GB2312。
    GB2312標準共收錄6763個漢字, GB2312中對所收漢字進行了“分區”處理,每區含有94個漢字/符號。這種表示方式也稱為區位碼。
    01-09區為特殊符號。16-55區為一級漢字共有漢字3755個,按拼音排序;56-87區為二級漢字共有漢字3008個,按部首/筆畫排序;10-15區及88-94區則未有編碼。
    二、GBK字庫:
    GBK 全名為漢字內碼擴展規范,英文名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K 即是“擴展”所對應的漢語拼音(KuoZhan)中“擴”字的聲母。 1993年,Unicode1.1版本推出,收錄了中國大陸、臺灣、日本及韓國通用字符集的漢字,總共有20,912個。中國大陸訂定了等同于 Unicode 1.1版本的“GB13000.1-93”“信息技術 通用多八位編碼字符集(UCS) 第一部分:體系結構與基本多文種平面”。
    由于GB2312-80只收錄了6763個漢字,有不少漢字,如部分于GB2312-80推出后才簡化的漢字(如“啰”),部分人名用字(如中國前總理朱镕基的“镕”字),臺灣及香港使用的繁體字,日語及朝鮮語漢字等,并未有收錄在內。中國大陸于是利用了GB2312-80未有使用的編碼空間,收錄了所有出現于Unicode 1.1及GB13000.1-93之中的漢字,制定了GBK編碼。微軟在它出品的Windows 98中,即采用了GBK編碼。在微軟的系統內稱為CP936字碼表。
    根據西方資料,GBK最初是由微軟對GB2312的擴展,也就是 CP936,最初出現于Windows 95簡體中文版中,由于Windows產品的流行在大陸廣泛使用,國家有關部門將其作為技術規范。注意GBK并非國家正式標準,只是國家技術監督局標準化司、電子工業部科技與質量監督司發布的“技術規范指導性文件”。雖然GBK收錄了所有Unicode 1.1及GB13000.1-93之中的漢字,但是編碼方式與Unicode 1.1及GB13000.1-93不同。僅僅是GB2312到GB13000.1-93之間的過渡方案。
    中國國家標準總局于2000年推出了GB18030-2000標準,以取代GBK。GB18030-2000除了保留了全部GBK編碼的漢字外,還增加了大約一百個漢字及四位元組編碼空間。請參看GB18030-2000
    三、748字庫:
    748 字庫是方正特有的字庫,是在GB字庫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常用字。748編碼是指方正系統在長期應用過程中實施、制定的簡體字庫和繁體字庫編碼方式。簡體兼容GB2312且有所擴展,共7156字;繁體兼容GB12345并擴展全部BIG-5漢字,共計14943字,去掉繁簡共用字4954個,748編碼的簡繁體共收字16144個。此外,方正748編碼還含有豐富的符號庫。748編碼僅用于方正電子出版系統。
    四、True Type字庫:
    True Type(簡稱TT)是由美國Apple公司和Microsoft公司聯合提出的一種新型數字化字形描述技術。
    TT是一種彩色數字函數描述字體輪廓外形的一套內容豐富的指令集合,這些指令中包括字型構造、顏色填充、數字描述函數、流程條件控制、柵格處理器(TT處理器)控制,附加提示信息控制等指令。
    TT 采用幾何學中的二次B樣條曲線及直線來描述字體的外形輪廓,二次B樣條曲線具有一階連續性和正切連續性。拋物線可由二次B樣條曲線來精確表示,更為復雜的字體外形可用B樣長曲線的數學特性以數條相接的二次B樣條曲線及直線來表示。描述TT字體的文件(內含TT字體描述信息、指令集、各種標記表格等)可能通用于MAC和PC平臺。在Mac平臺上,它以“Sfnt”資源的形式存放,在Windows平臺上以TTF文件出現。為保證TT的跨平臺兼容性,字體文件的數據格式采用Motorola式數據結構(高位在前,低位在后)存放。所有Intel 平臺的TT解釋器在執行之前,只要進行適當的預處理即可。Windows的TT解釋器已包含在其GDI(圖形設備接口)中,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輸出設備,都的TT解釋器已包含在其GDI(圖形設備接口)中,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輸出設備,都能用TT字體輸出。
    TT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1)真正的所見即所得效果。
      由于TT支持幾乎所有的輸出設備,因而對于目標輸出設備而言,無論系統的屏幕、激光打印機或激光照排機,所有在操作系統中安裝了TT字體均能在輸出設備上以指定的分辨率輸出,所以多數排版類應用程序可以根據當前目標輸出設備的分辨率等參數,來對頁面進行精確的布局。
    2)支持字體嵌入技術,保證文件的跨系統傳遞性。TT技術嵌入技術解決了跨系統間的文件和字體的一致性問題。在應用程序中,存盤的文件可將文件中使用的所有 TT字體采用嵌入方式一并存入文件。使整個文件及其所使用的字體可方便地傳遞到其他計算機的同一系統中使用。字體嵌入技術保證了接收該文件的計算機即使未安裝所傳送文件使用的字體,也可通過裝載隨文件一同嵌入的TT字體來對文件進行保持原格式,使用原字體的打印和修改。
    3)操作系統平臺的兼容性。
      目前MAC和Windows平臺均提供系統級的TT支持。所以在不同操作系統平臺間的同名應用程序文件有跨平臺兼容性。如在Mac機上的 PageMaker可以使用在如果已安裝了文件中所用的所有TT字體,則該文件在mac上產生的最終輸出效果將與在Windows下的輸出保持高度一致。
     4)ABC字寬值。
      在TT字體中的每個字符都有其各自的字寬值,TT所用的字寬描述方法比傳統的PS的T的TT解釋器已包含在其GDI(圖形設備接口)中,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輸出設備,都能用TT字體輸出。
    在Windows 98中,系統使用得最多的就是*.TTF(True Type)輪廓字庫文件,它既能顯示也能打印,并且支持無極變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出現鋸齒問題。而*.FOT則是與*.TTF文件對應的字體資源文件,它是TTF字體文件的資源指針,指明了系統所使用的TTF文件的具體位置,而不用必須指定到FONTS文件夾中。*.FNT(矢量字庫)和*.FON (顯示字庫)的應用范圍都比較廣泛。另外,那些使用過老版本的WPS的用戶可能對*.PS文件還有一定的印象,*.PS實際上是DOS下輪廓字庫的一種形式,其性能與*.TTF基本類似,采用某些特殊方法之后,我們甚至還可以實現在Windows中直接使用這些*.PS字庫(*.PS1、*.PS2都是 PS字庫)。
    五、PostScript字庫:
    也叫做PostScript語言(簡稱PS),PostScript是由Adobe公司在從前的一種面向三維圖形的語言基礎上重新整理制作,而于1985年開發的頁面描述語言,它是桌面系統向照排設備輸出的界面語言,專門為描述圖象及文字而設計。作用是將頁面上的圖象文字,用數字公式的方法記錄及在電腦上運行,最后通過PostScript解碼器,翻譯成所需的輸出,比如顯示在屏幕上,或在打印運行,最后通過PostScript解碼器,翻譯成所需的輸出,比如顯示在屏幕上,或在打印機、激光照排機上輸出。
    PostScript語言是國際上最流行的頁面描述語言形式,它擁有大量,可以任意組合使用的圖形算符,可以對文字,幾何圖形和外部輸入的圖形進行描述和處理,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描述任意復雜的版面。其設計之成功使用這種頁面描述語言成為許多廠家的選擇。
    其豐富的圖形功能、高效率地描述復雜的版面,吸引了眾多出版系統的排版軟件和圖形軟件對它的支持,幾乎所有的印前輸出設備都支持PS語言,而PS語言的成功,也使開放式的電子出版系統在國際上廣泛流行。
    80年代末也成為事實的行業標準。經過多年經驗的積累和許多PS產品的反饋,1990年推出PS2,在1990年進而推出PS3。
    第二節:方正字庫的分類
    北大方正是中國最早從事中文電腦研究和生產的單位,在國內有超過七成的中文印刷品使用方正字庫。方正字庫符合國家筆形規范,兩次通過國家權威機構的鑒定,是政府部門、教育部門和新聞出版單位廣泛使用的字庫! 7秸謳煊袊H的TrueTyep和PostScript格式,具有開放性和跨平臺(Windows、Mac OS和Linux)輸出特性。
    由于方正字庫產品種類較多,為了使您能更好地使用PSPNT,我們簡要一下方正產品以及其在PSPNT中的應用。
      方正字庫有True Type(又稱顯示字庫或前端字庫)和PostScript(又稱發排字庫或后端字庫)兩種格式的字庫,其中PostScript又分Type0復合字庫和CID字庫兩種。
    一、True Type前端顯示字庫
    指裝在排版主機上用于屏幕顯示的字庫(顯示字庫在飛騰、書版、WORD等軟件上都可以使用,但非方正軟件是不能使用748碼字庫的)。飛騰排版時使用的字庫即為顯示字庫,常見的有748碼、GB、GBK、BIG5、超大字庫集等。
    方正蘭亭:
    可用于Windows95/2000平臺上的標準TrueType字庫,適用于Windows平臺上的所有通用軟件和方正軟件。提供GB、BIG5和GBK三種編碼。
      方正妙手:
    可運用于MAC平臺上的MAC TrueType字庫,適用于MAC OS平臺上所有通用軟件,提供GB和BIG5兩種編碼。
      在PC平臺上可以安裝方正蘭亭字庫進行排版設計,在MAC平臺上可以安裝方正妙手字庫進行排版設計。
      
    二、PostScript后端發排字庫
      指安裝后端輸出設置(如照排機、打印機)中用于發排的字庫,也稱PS字庫(這種字庫安裝在后端RIP軟件上,如PSPPRO、PSPNT)。發排字庫不能在屏幕上顯示。方正發排字庫按其編碼的不同可以分為748、GB、GBK、BIG5、超大字庫集等。
      方正發排字庫與方正顯示字庫是一一對應的。
    方正文韻:
    可以安裝在PSPNT上的PostScript Type0字庫,從PC或MAC上直接安裝,提供748、GB、BIG5以及GBK四種編碼,當聯接PSPNT的輸出設備超過1450DPI時,不能使用方正文韻字庫進行輸出。
      方正天舒:
    和方正文韻格式一樣,但可以在1450DPI以上的設備上輸出。在安裝完方正文韻字庫或方正天舒字庫后,在PSPNT的目錄下會有Fonts和Fzdata兩個子目錄。
      方正CID字庫:
    PSPNT的專用字庫,提供748、GB、BIG5以及GBK四種編碼格式,并提供一套超大字庫。方正CID字庫缺省安裝在PSPNT的Font目錄下。
      如果前端排版軟件使用了方正蘭亭和方正妙手字庫時,PSPNT上沒有安裝相應蘭亭字庫,并在“重置”對話框選擇“Windows系統的trueType 字體‘選項,就可以輸出。同樣,也可以在PSPNT主機上安裝漢儀TrueType字庫進行輸出。但要注意如果在前端排版軟件(如 QuarkXpress、FreeHand)中對字體做了變形效果,若TrueType字或CID字輸出會報語法錯誤。
      在PSPNT中進行重置字庫時,會有一個字庫識別的順序問題,當選擇了“使用Windows系統的TrueType字體”選項時,首先Windows系統下的TrueType 字,然后識別“字庫路徑”中指定的方正CID和Type1字庫,如果安裝了方正天舒、方正文韻以及漢儀PostScript Type0等第三方字庫,那么最后會識別第三方字庫,即“PSPNT/Fonts”下的字庫。當這三種格式的字庫有重名時,使用最后識別出的字庫進行輸出。
      
    第二節:飛騰中的字體分類
    飛騰中的字體分類三類:系統英文、方正中文、系統中文。
    一、系統英文:
    指windowsfonts(Win2000是在winntfonts)目錄下的英文字體。系統英文的特點簡單的說就是所見即所得,它可用于飛騰、書版、WORD、Photoshop等軟件。
    二、方正中文:
    方正公司按自己的標準開發的字體,也稱748編碼字體,如“報宋(方正)”就是方正中文。方正中文的特點是:它只適用于方正軟件,在非方正軟件里是看不到的,更不用說使用了。
      方正中文的另一特點是:有些字體能真實顯示(這種字體需要有與之對應的GBK字體,如“報宋(方正),如果有方正報宋_GBK字庫對之對應的話,那它是能真實顯示的,即所見即所得),而有些字體是不能真實顯示的,只有生成PS文件,通過RIP軟件輸出后才能知道它具體“是什么模樣”。
      很多朋友就問了:既然方正中文不能應用于其它軟件,有些字體又不能真實顯示,用它干嘛?
      其實方正軟件和其它排版軟件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方正有自己的字庫,而且方正字庫的精度是其它字庫不具備的。
      舉個簡單例子來說,有兩行文字,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都用5號字,其中一行你選擇“細圓(方正)”,另一個選擇“方正細圓”,然后生成PS文件,用PSP31輸出,你會看到什么?試試吧。
    三、系統中文:
      指符合國家統一標準的中文字體,即windowsfonts(Win2000是在winntfonts)目錄下的中文字體。系統中文包括Windows 自帶的字體、方正蘭亭(即GB編碼的字體)、GBK字體(書版9或10帶有46款,飛騰只有9款)、其它廠商的字體(如漢儀、文鼎、長城、經典等)。系統中文的特點是:所見即所得,幾乎所有的平面設計軟件及排版軟件都支持系統中文。
    第三章:字庫問答
    1、問:方正字庫為什么分有前端字庫和后端字庫,它們各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前端字庫指的是顯示字庫,當您在排軟件中使用這些字體時,可以顯示出字體的實際效果;后端字庫是給輸出軟件用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ID字庫,如果排版軟件在生成PS文件時未下載字體,發排軟件輸出時會調用CID字庫,后端字庫要比前端字庫輸出的質量好。
    2、問:如何配置好前端和后端字庫,它們之間的關系對排版的影響?
    答:排版軟件中的字體設置是根據發排軟件中的字體情況來設置的,如果后端發排軟件中有的字庫在排版軟件中不用設置下載,反之則需要下載。
    4、問:GB字庫和GBK字庫又有何區別如何應用?
    答:GBK字庫比GB字庫包容的漢字要多的多,GBK字庫達到了21003個字,這樣大大減少了補字
    5、問:在排版、打印、發排它們如何配合使用?如何合理安裝?
    答:前面已經提到了,在排版軟件中的字體設置,是根據后端發排軟件的情況來設置的。前端是TUREPYPE字體,后端是CID字體。在方正軟件中,如果前端用方正字體那么生成PS文件時就不用將字體下載(轉曲),而是將字體信息寫在PS文件中,后端RIP輸出時直接讀取這些字體信息,然后用RIP安裝的對應的 CID字體輸出。這樣的好處是PS文件生成速度快,體積小,RIP解釋速度快,字的輸出質量明顯高于下載(轉曲)。配置字體請看方正區頂置的字體攻略。排版軟件除方正用748字庫及TURETYPE字體外,其它廠商都支持TURETYPE字體。方正字體的安裝都要密碼,CID字體還要對應RIP號。
    6、問:是不是RIP的字庫安裝的越多,飛騰后端字庫就不用下載了,它生成的PS文件就小了不少? CID2.0和CID5.0字庫區別在哪?是不是字體的數量多了?
    答:您說的沒錯。CID5.0主要是增加了字體。
    7、問:在RIP軟件中能不能安裝如漢儀、文鼎字庫?
    答:能。得買相應的ps字庫。
    8、問:在飛騰設置字體時,有報宋(方正)和方正報宋,這兩個字體一樣嗎?都屬于什么字體?為什么設置報宋(方正)、仿宋(方正)、楷體(方正)和黑體(方正)這四個字體時可以顯示,而其它帶括號的方正不能顯示。而方正××打頭的字體全都可以顯示?
    答:報宋(方正):是方正748字庫 方正報宋簡體:是GB字庫 。方正報宋_GBK:是GBK字庫。將您選擇報宋(方正)、黑體(方正)……等9款可以顯示,因為它調用的是方正XXX_GBK的顯示字庫,而飛騰只提供的9款GBK顯示字庫,所以當您選擇綜藝(方正)……等字體時是以報宋方式來顯示的。
    9、問:那么為什么“(方正)”大部分不能顯示,而方正××能顯示。 不能顯示的還在字體列表里干什么?
    答:不能顯示的,就必須在后端有CID字庫,這樣才能保證它正確輸出。如果后端沒有CID字庫,就會報錯字。而此時,你如果選擇下載這體的話,下載的只是顯示的字體,也是不正確的。而能顯示的那些字體,就可以下載字體,這樣后端沒有CID也能正確輸出。 當然了,如果后端有CID的話,最好不選擇下載,這樣理論上輸出的質量會更好。
    10、問:還有什么方法用RIP輸出沒有CID字庫的文件,比如含有漢儀、文鼎字體的文件?
    答:那就只能在生成ps的時候,選擇下載字體。

    現代系列設計表現的基本規律:三位一體

    分類:字體設計

        系列包裝設計始終不變的共性因素則是商標,平面形式排列和字體。而立體造型、色彩和圖形內容,將隨著產品元素的變化,做共性和個性因素間的轉換。即明確了系列包裝設計始終不變的共性因素――商標和產品的功能之后,讓我們把產品的諸多元素――規格、數量、造型、成份、色彩、價格和包裝設計元素――立體造型、色彩、圖形和文字結合起來考察,以進一步認識哪些因素是形成系列共性的關鍵性元素,再去設計它、完善它。
    現代包裝設計要素
        1.主展面設計
        由于它的面積相對較小,同時本身就是商品形象,設計畫面要迅速把商品介紹給消費者,利用文字和特寫形象的手法直接表現。
        2.整體設計
        因主展面并不是局部,不應該是孤立的,要考慮整個包裝物的整體形象,通過文字、圖形和色彩之間連貫、重復、呼應和分割等手法,形成構圖的整體。印刷前必須知道的事項
        1.色彩的合理應用
        紙張會使顏色出現預想不到的偏差。設計師應該知道同樣白色的紙張,
         它們之間白色的程度有偏暖或偏冷,因此會影響到印刷色彩的變化,比如黃色印在偏冷的白色紙張上會使黃色偏綠,印在偏暖的白紙上會偏紅。特別是對于有色藝術紙的應用,更要謹慎,做到心中有數。另外,質地疏松的紙張會更吸墨,印后會有色彩暗淡感。這就是說不同紙張表面對油墨的吸收有多有少,甚至同一張紙在不同的印刷機上印刷實際網點也不同。空氣的濕度也會對紙張產生影響。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應該懂得如何運用紙的特性來增強設計效果,最終在油墨接觸紙面時,創造性才能夠真正體現出來?绾忻娴纳矢淖兪欠浅NkU的,特別是對于尺寸比較大。質量要求非常高的紙盒。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壓痕折疊也不會達到非常精確的程度。由于壓痕稍有誤差,當紙盒折疊時,會出現一個面的色塊被折疊到了另一個面上。不要驚呼印刷成品的色彩與計算機屏幕上的顯示的色彩大相徑庭,印刷色彩的依據是由通過印刷色譜圖錄中的采樣,向計算機輸入正確的數據為準的。對于高質量的包裝紙盒.盡量不要采取對開以上的拼版印刷。因為膠印印刷是通過橫跨整個印刷機組寬度的單個墨斗將油墨傳送到轉動著的墨輥上.每個墨斗被獨立控制和工作,網點的增大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對于有大面積底色的包裝盒,更難控制整個對開版面上左邊與右邊紙盒的色彩均勻度。對于一些通過四色套疊也不可能印出來的顏色.比如深紅,艷紫以及熒光色等,應該考慮增添應用專用色印刷。對于實地版大面積的底色要采取二次印刷才能使底色均勻.實地不露白,同時采取一些技巧使畫面更豐富耐看,如對于黑色的實地版,可采取先印一套30%藍色,然后再印實地黑色,這樣能使黑色更具厚實神秘感。要知道印刷機上用的黃色油墨幾乎是透明的,不可能印出高濃度的黃色,必須考慮增加一些品紅色,由此而增加了套色。貼膜能使畫面增加厚實感,但會使畫面的色彩稍稍變暗淡。
        2.紙張的合理應用
         最常用的紙張(整開大小的)規格有兩種:標準紙的面積長為787mm,寬為1092mm;特殊紙的面積長為 880mm,寬為1230mm;進口紙張還有長為889mm,寬為們94mm等多種規格。印刷的時候按機器的大小上車,一般有全開車、對開車和四開車。小型十六開膠印車等。為了避免浪費,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就必須考慮紙盒成品的大小盡可能符合或接近你將要采用上機時的紙張開數。巧妙地利用紙盒的頂蓋與底蓋的相互插入,以及借用插入(舌頭)部位進行套載而充分利用紙張。
        3.印工及其它方面注意事項
         印工常常是由印數來決定的,一般以5000張紙在機器上轉一次為一個印工(不到5000算5000)的原則,四個顏色轉4次為4個印工。紙張的大小是以上機的開數為準,不是以紙盒的大小為準,四開上機與對開上機的印工基本上是一樣的。由此就能根據印刷的數量來合理地選擇四開還是對開上機更經濟節約。如果設計師能把一些由四色套印的色塊設計成由專色一次印刷的話那就降低了印工成本,節約了開支。對于面積大的專色色塊和面積大的實地色塊,由于需要二次印刷,印工得算二套色。印金或銀色印工也是算二套色。燙金、銀、彩色金箔和軋凹凸印工一般算三套色,但是還要根據燙金的面積來計算。因此設計師在設計畫面的時候為了節約成本,盡量不要把燙金的部位與其它部位之間設計得太過分散。
         產品包裝畫面的設計彩稿只是一種紙上的藍圖,并不是產品包裝的成品,它必須通過以上的一系列生產流程才能得以實現。設計師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了解制版、印刷的生產工藝。現代包裝的成型流程:設計一制作印刷稿一分色、制版一印刷(包括軋凹凸、燙金、貼膜)一軋盒一粘合成型。印刷是包裝設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項加工工藝。而所謂印刷就是以各種不同的方法,通過一種印版將文字或圖形制咸大量的復制品。不同的印刷工藝有著不同的特點,
         目前紙張的印刷工藝主要有兩種方法:鉛版、銅版印刷,也可稱為凸版印,凸版印的印刷機是一種半手工操作的小機器;另一種是較先進的膠印印刷,也可稱為平印,膠印的印刷機有小膠印機和大膠印機。凸版印刷與平印印刷由于工藝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設計時對設計稿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設計前就得考慮將采用哪一種印刷方法,尤其必須弄清將采用凸印還是膠印印刷。
        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必須根據彩色設計稿.另外再繪制區分顏色的套版黑白稿。對于凸版印刷的包裝來說,黑白稿是很重要的一環.它將直接用來照相感光。黑白稿繪制得不好,或者與原稿不符,分版不對將影響到印刷的效果。要注意放切口,切口是指印刷品在印刷后用刀切的那部分,一般切口必須要留3mm。如果畫稿的色塊是通邊而不留白邊的,畫黑白稿時要放出2―3mm的出血。這樣在印刷后切割為成品時不會露出白邊,并繪制出凈尺寸線(成品線),毛尺寸線。最后必須在稿件的上下左右的中間畫出十字線,以便于制版印刷時拼版制作。
        2.膠印制版
         膠印制版的設計稿可以直接制成制版稿,對制版稿上的彩 色素材圖片或彩色照相通過電腦控制進行網點掃描。無論是凸印或膠印,紙盒包裝有它的特殊性,還必須另外繪制紙盒結構刀磨圖,以及根據需要繪制出拼版圖。紙盒結構刀磨圖是用來排刀磨的,紙盒印刷后需要用刀磨來切成品,以及軋折疊線的。因此.刀磨圖必須與設計制作圖的結構一致,結構線的位置不能有任何誤差。不然的話,由于結構線的誤差會出現軋盒后的結構偏到頂部或底部去,而使整個盒子的面出現誤差,拼版圖是根據印刷機器的特點來制作的,如果制版稿的毛尺寸是個六開的話,而上車的機器是四開的,那么就需要把十六開的制版稿拼成四開的圖紙,留出紙盒與紙盒之間的拼版切邊線3mm。還必須留出紙張上機時,機器對紙張的咬口10mm左右.便于制版后作印刷前的曬版依據之用,最后還要留出紙張的毛邊拋修10mm,一般情況下刀磨圖與拼版圖繪制成一幅就可以。
        總之,現代包裝設計必須使創意編排、制作、印刷技術三位一體,發揮協調一致的作用 ,才能完成優秀的作品。

    文字的制圖方法

    分類:字體設計

        拉丁字母的書寫方法和漢字的書寫方法大致相似。寫漢字,只要數清字數,用鉛筆輕輕畫橫線格子,再用分割規定出間距,畫好格子,就可以在格子里起草或直接書寫了。格子的形成,應按字體來決定。如黑體、楷書、老宋,格子應是正方的;扁宋的格子是3:4或3:5不等,呈扁方形。至于拉丁字母的美術字,由于個別字母的形體寬度不一,正三角形體的不同,因此其間隔與寫字的格子,就得按整個平衡的美感來決定。所以編排字距就不象漢字為方為矩那樣劃一了。
      在格子里把字稿打好以后,便可以用直線筆劃勾出邊線,然后將全字涂布即成;也可用靠筆法,把小白圭筆按需要的筆劃粗細程度,剪去部份筆尖(剪得越多,寫出的筆劃越粗,剪得越少,寫出的筆劃越細),把它執于食指與中指之間再將鐵筆和骨筆夾于中指與無名指間作為支架,按文字的筆劃,依于三角板平面前沿,由左向右拖移,先完成橫劃,再將字稿橫轉過來,如前法完成豎劃最后加上點、撇、搭即成。由于此法使用鐵筆為支架拖劃而成,故人們也稱之為拖筆法。凡用此法寫字,筆劃既均勻,寫起來又快,尤其在涂過廣告色的底面上寫字,還有不滲化的優點。所以有許多美術工作者都采用這個方法寫。
      再則,如果要寫斜體字母時,應該先畫好斜線格子,一般以左傾斜度為55度左右為宜。如果要寫精美的美術字,可先打好底稿用透明的紙將正確的字形輪廓描下,再用薄紙在背面涂布 6B鉛筆色層,用作復寫紙,然后將字體輪廓復印到正稿上,再按前作圖方法,用直線筆作邊線,然后填充完成之。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