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攝影知識

    ]

    我用卡片機在特殊環境下拍攝的一些看法

    本帖最后由 gnbn 于 2009-10-1 21:47 編輯

    通常我們都把消費級的數碼相機叫做小數碼相機,這類數碼相機稱為卡片相機,有別于專業級的單鏡頭反光數碼相機。小數碼之所以叫小數碼原因就在于在于其輕巧、便攜,但擁有這些特點也讓小數碼在應付一些特別的拍攝環境力不從心,天生不足。

    天生不足

    一般的卡片相機配置都是不能與專業的單反數碼相機相比的,能成為大眾化消費機的數碼相機就得在配置上“閹割”,無論是在鏡頭上還是在CCD上,都明顯的遜色于單反數碼相機。目前主流的卡片相機都擁有光學變焦的能力,也并不是想象中的“傻瓜機”般一個相機只有一個焦距,但是卡片相機的光圈就不一定能調節了,通常有手動擋的卡片機也不能真正的按自己的需要來調節光圈的大小,對于卡片相機,光圈f值一般介于f2.8f16之間,我們都知道,光圈f值越小,光圈就越大,目前的單反數碼相機都能達到f1或者更低,所以卡片相機在光圈的要求上就有先天的不足了,不夠小的光圈f值就不能保證在特殊環境下的曝光量,意味著你拍夜景就成問題了,可能想到開閃光燈和調節ISO值到2000,其實這樣的設置往往是得不償失的。除非你的閃光燈是探照燈,你的CCD很強大?扉T和光圈都會影響曝光,我們手上的小數碼主流的最“快”門都介于1/10001/2000秒之間,還是基本樂觀的,但卻對快門的“慢用”力不從心,更甚的的只能逼近1秒就沒戲了,想上到8秒、16秒基本上是幻想了。CCD類似于膠片機的底片,但在一個方面CCD表現得很不如人意,CCD是感光器件,對光轉換時不一定能像人的眼睛一樣自動會修正偏差,同樣出現的單反數碼相機上,為了解決CCD的這個問題引入了白平衡的功能,對偏色進行調節修正。但是我們的小數碼默認是AUTO(自動),玩家根本不用揪心的拍攝模式導致了相片效果差的后果。

    逆境成“材”

    當我們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下,不得不用卡片相機,或者說也只有卡片相機的時候,怎么面對逆境好好的成“材”是我們很愿意解決的問題。不必要去和單反數碼相機比,本來就不是一個層次的,用好已有的配置,應付諸如逆光、夜景、運動、晚會也足矣!

    逆光

    在攝影攝像中,一直都有光向的概念,順光、測光、逆光、腳光及頂光是拍攝時候經常碰到的光向。逆光也稱為背光,指的是相機的鏡頭前的被拍攝物與光傳入鏡頭的方向是相同的。使用這種拍攝環境,被拍攝物的輪廓會被光描上亮邊,立體感會很強,容易與背景形成層次感,主次關系明顯。我們的卡片相機在處理順光拍攝時候表現得很好,曝光的控制都很準確,能很好的還原被拍攝物的原貌,但在處理逆光拍攝的時候就表現的很讓人失望,通常是拋光曝光過度,畫面白白的一片,背景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在這個時候,手握著自己的小數碼問問自己非得在這樣的光下下拍攝嗎,正對著拍攝感到吃力的時候不如往旁邊挪一下,這個時候被拍攝物的光向就成了逆測光,這是不用改變相機設置也能完成的逆光拍攝辦法。
    好的攝影作品還是要講究構圖的,選擇了這個拍攝位置才能完成拍攝需要,那就得從小數碼的設置調節適應了。這個時候放棄AUTO吧!偷懶就沒有辦法完成任務,通常數碼相機都會有其他的拍攝檔,卡片相機也不會例外,要是你的卡片相機有“場景”這一檔你離克服逆境就近了,要是“場景”里面有“逆光”這么一個選項,那么你要完成這個任務就是沒有問題的了。都沒有怎么辦?那就調節到手動檔吧,假如你是在室外逆光的話,把ISO調為100,因為室外逆光光線已經很足了(把握不好都已經過度曝光了),感光度在100左右已經能提夠足夠的曝光量了,同時也是為了控制被拍攝主體的進光量。白平衡是一定的設置的,由于是在太陽光的底下“辦事”,藍光會過多,這個時候的照片色彩會偏藍,那么白平衡就要選擇“日光”或者“自然光”了,保證在強光下被拍攝的物體不會偏色。在逆光拍攝的時候,通常是看到背景很亮,而被拍攝主體則灰暗一片,這個時候的測光方式就不能使用點測光了,因為我們要拍的主體很暗背景很亮,應該選用多區測光方式。曝光補償讓它設置為自動。本來是要調節一下光圈f值為8,快門為1/500秒的,以控制進光量和曝光時間的,但這個是程序控制的。這時候半按著快門,會出現測光方式的框和自動對焦的框,當框變成綠色的時候,把快門按下,逆光也能成像了。
    替換背景和正面補光組合使用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在近拍時候,比如開閃光燈、使用反光板是可取的。在拍花卉等植物的時候,把背景選擇相對較暗的樹縫為背景也能很好的使用背景形成較強的光比反差。

    夜景

    華燈初上,車水馬龍,夜景展現給我們的是豐富的燈光色彩,柔和的視覺感受,富有動感的燈光,讓RL連忘返。夜景拍攝也成了廣大留影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的深愛。但是夜晚的時刻,光線不足,小數碼相機又沒有大光圈、沒有足夠慢的快門,拍攝出來的照片不是暗暗的一片就是模模糊糊什么都看不清楚。夜景拍攝是卡片相機的雞肋,真正的考驗了你的拍攝技術。
    不管是什么相機,在黑夜里拍攝,充足的曝光量是完成成像的保證。過去的膠片機,選用適合晚上拍攝的ISO值的膠卷,加上靈活的曝光控制,還可以在原有的曝光基礎上進行二次曝光,這一點數碼相機是做不到的。CCD在低照度的環境下會采用高的ISO值,而這個高的ISO值卻讓CCD的噪點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了成像的質量,這個是得不償失的。要是采用了閃光燈,卡片相機的閃光燈一般是相機內置的,不能像專業的單反數碼相機一樣可以隨意的外置閃光燈,這種情況下開的閃光燈,對于近拍人像并且是只考慮人像不要背景的情況是可以使用的(還次生出不易控制的紅眼現象),對于拍諸如建筑物、大橋、電視塔的大型物體是不起作用的,除非你貼著這些被拍攝物,或者你的閃光燈像探照燈一樣。
    卡片相機要在夜晚這樣的逆境中拍攝,首先的是有一個穩定的支撐點,最好就是三腳架,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手持拍攝一定得屏住呼吸,手的肘部緊貼著胸部,這是一個保持相機穩定的正確站姿。不管是在卡片相機的AUTO(自動)檔,還是手動檔、場景中的夜景檔,在夜晚這樣的低照度的情況下,ISO值相對較低,快門也相對較慢,整個卡片相機處于慢速曝光狀態中,只要稍微震動就會是形成重影,從而導致畫面模糊。
    類似逆光拍攝一樣,只要你在拍攝夜景時候做到了保持相機穩定這個要求,使用小數碼相機自身事先預設好的場景檔(夜景檔),應付這樣的拍攝是沒有問題的。使用手動擋,ISO最好設置在200400,在傳統的攝影中,一般是使用小光圈、低ISO值和長快門配合下保證照片質量的,但我們的小數碼在自動擋下也不能調節光圈、快門,而相反的卻是自動配上了較大的光圈,1/50秒以內的快門速度(這個還算可以),所以ISO就不用設置的太高,這樣可以減少噪點。在低照度的環境下不要過于信任相機的測光能力,為了避免有燈光的地方過度曝光,最好減0.31ev的曝光補償。卡片相機的鏡頭一般是可以變焦的,在它的廣角端時往往能得到最大的景深和進光量,可容忍的最低快門速度要比中焦或長焦大,所以在夜景拍攝時盡可能的使用鏡頭的廣角端。

    運動

    拿著相機到運動著的物體,最考驗的是相機的快門。由于被拍攝物快速的移動,往往要求足夠快的快門速度,比如1/1000秒。這樣的要求在單反數碼相機中是小意思,但對于消費級的小數碼相機來說,就有些困難了。由于先天的不足,要是在AUTO(自動擋)的默認拍攝情況下,對好鏡頭向你想拍的運動物體了,即使你的相機能達到1/1000秒,相機也不會自動設置成最大的,因為你的卡片相機是不會知道你是在拍運動物體的。結果就是要拍的物體成了鬼影。
    切換到相機的運動場景,這個時候相機才會自動調成預設的運動物體拍攝所需的參數,相對夠快的快門速度,高的ISO值。稍微高級一些的卡片相機還會有一個“快門優先”的檔位,選擇這個檔位,一般說,1/500秒拍行人是沒有問題的,1/1000秒能拍下水滴下的景象了。但是由于快門快了,要求的進光量就大了,所以還得加大光圈或者提高ISO值,這個在快門優先的模式下,相機會自動調節光圈。手動擋下拍運動物體時,調節提高ISO值時要注意當時的光線,在光線不充足時最好不要使用這個方法。

    卡片相機盡管在配置上比不上專業的單鏡頭反光相機,但有限的資源只要我們有技巧的利用了,同樣也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甚至能和單反數碼相機媲美。我們的小數碼相機或許還要在更多的“逆境”中使用,認真閱讀相機的說明書,發掘的潛在功能,多多實踐,肯定能是我們的小數碼盡其能為我所用。

    質量評星 +1 顆  金幣 +1 枚  下載幣 +10 枚 
    --------------------------------------------------------------------------------------------------------------------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