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D技巧

    ]

    Corel Draw10另外2種移動視圖的方式

    15.Corel Draw10提供了另外2種移動視圖的方式:
    1. 用ALT+方向箭頭。
    2. 用視圖移動工具,就是在工作區右下角兩個滾動條交匯的地方, 按住那個小方塊移動鼠標。
    曲線工具可謂是矢量作圖軟件最基本的創作工具,從左到右分別是:
    徒手曲線工具(Freehand Tool):徒手繪制曲線,如果你有壓感筆那是再好不過了。
    貝塞耳曲線工具(Bezier Tool):通過調節曲線、節點的位置、方向以及切線來繪制精確光滑的曲線。
    藝術筆工具(Artistic Media Tool):令人贊嘆的工具,各種圖案、筆觸可以根據曲線的變化而改變的工具,線條的粗細支持壓感!
    量度工具(Dimension Tool):量度并自動標示距離、角度的工具。
    智能連接工具(Interactive Connecter Tool):讓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折線來連接對象的工具。
    提示:
    這是一個非常有用且用法很多的工具組,以后會詳細講述。快捷鍵為F5。
    矩形和圓形工具(Rectangle Tool, Ellipse Tool)
    這是任何接觸Corel Draw的用戶都會用到而且也是最初接觸到的工具了。
    提示:
    按著Shift鍵拖動鼠標,所畫的圖形將會以起始點為中心(缺省是一個角)
    按著Ctrl鍵拖動鼠標,可以畫出正方或者正圓。
    可以試試把Shift和Ctrl鍵同時按下來畫。
    快捷鍵:矩形為F6,圓形為F7
    這個工具的命名有些奇怪,但似乎也找不到其他一些能概括以下三樣工具的一個總稱:
    多邊形工具(Polygon Tool):創建3邊形、4邊形、5邊形......當然你也可以試試120邊形,不過它跟圓形幾乎沒兩樣。還可以畫出3角星,四角星,5角星......
    螺旋線工具(Spiral Tool):你會發現做螺旋線還是用矢量工具好
    柵格工具(Graph ** Tool):快速建立n×m單元格的工具
    提示:同上
    這是Corel Draw 10新增的一個工具,對于那些不常用Corel Draw的用戶或者只打算用Corel Draw來進行流程圖、辦公室文檔建立的用戶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東西了。無需復雜的曲線編輯,即可快速獲得各種形狀的:
    基本圖形 箭頭圖形 流程圖框 星形
    提示:拖動紅色的節點,你會發現制作形態各異的基本圖形是多么的簡單!
    點擊文字工具之后點擊工作區,然后進行輸入,這時生成的是美術字
    點擊文字工具之后用鼠標在工作區內畫文本框,這時生成的是段落文
    快捷鍵為F8
    這是Corel Draw最強有力功能組!通過一系列的交互工具,可以創建出令人驚嘆的矢量效果,它們分別是:
    交互混合(Interactive Blend Tool):產生兩個或多個對象之間的形狀、顏色漸變,還可以沿路徑漸變
    交互等高線(Interactive Contour Tool):可以向內或向外制造出對象的等高線,籍由這個工具可以做出發光或羽化等效果
    交互扭曲(Interactive Distortion Tool):非常COOL的扭曲工具,包括了推壓扭曲,鋸齒扭曲和旋轉扭曲
    交互包絡(Interactive Envelope Tool):將對象封裝包絡在一個框子里面,籍由對框子的變形實現內容對象的整體變形
    交互拉伸(Interactive Extrude Tool):我更喜歡將它稱為3D拉伸工具,有了它,無需借助任何外掛濾鏡就能模擬三維物體
    交互陰影(Interactive dropShadow Tool):產生高精度立體投影的工具,它是模擬三維投影的
    交互透明(Interactive Transparency Tool):讓矢量物體能像PhotoShop里面的層一樣實現各種類型的透明和疊加(雖然疊加類型的名稱有所不同),Corel Draw 10里新增了輪廓線透明。
    提示:關于這組工具的詳細用法會在以后的章節里面講述。
    滴管/油漆桶工具(Eyedrop Tool, PaintBucket Tool)
    這對工具能使用戶非常容易地獲得對象,甚至是導入的位圖中的顏色,然后再應用到其他對象中。
    提示:請注意區分油漆桶工具和填充工具(Fill Tool)的區別。區別在于油漆桶所填充的顏色是直接從滴管工具中獲得的,而填充工具所填充的顏色是從調色板或者顏色泊塢窗里面獲得的修改對象輪廓線的寬度、式樣和顏色,這是一個傳統的工具,但是由于它不是一個創造工具而是一個屬性修改工具,所以它正在慢慢與一些調整屬性的DOCKER融合,也許在以后版本的Corel Draw中將不會見到它了(只是個人猜測而已)。

    輪廓筆對話框(Outline Pen Dialog):請注意它的名稱,它是一個屬性對話框而不是一個工具,這也是我剛才下的猜測的根據之一。它的作用是調整輪廓的粗細、顏色、樣式。
    輪廓顏色對話框(Outline Color Dialog):快速進入輪廓筆顏色對話框的方法,我認為它應該很快會被顏色泊塢窗所取代,下面將說明。
    無輪廓線(No Outline):它的作用跟在調色板里面選擇無顏色是一樣的
    發絲細輪廓線(HairLine Outline):這是一個概念性的而不是一個實際的寬度,跟數學中的"無限小"是一個意思。
    接下來6個是預設的寬度,分別是1/2、1、2、8、16、24點寬
    顏色泊塢窗(Color Docker Window):打開顏色泊塢窗,可以通過顏色滑棒(Slider)、查看器(Viewer)和色板(Palettes)來實時調整對象的輪廓顏色。
    提示:快捷鍵:輪廓筆對話框為F12,輪廓色對話框為SHIFT+F12
    修改對象填充的工具,基于同上理由,我認為它將會被取代。
    填充顏色對話框(Fill Color Dialog):就是改變填充顏色,應該也會被顏色泊塢窗所取代。
    漸變填充對話框(Fountain Fill Dialog):這本來是產生美麗的矢量漸變色的唯一工具,但是自從交互填充(Interactive Fill,等會兒會說明)出現后,它幾乎就被廢棄了。
    圖案填充對話框(Pattern Fill Dialog):用軟件提供或者自己定義的位圖圖案進行平鋪填充的工具。
    紋理填充對話框(Texture Fill Dialog):CorelDraw另一大特色。雖然填充內容是點陣的,但卻是由數學模型得出,也就是說無論你的圖形多大,使用紋理填充將會得到一樣的效果。
    PS紋理填充對話框(PostScript Texture Fill Dialog):與圖案填充相似,不過填充的圖案是矢量而非位圖。
    無填充(No Fill):它的作用跟在調色板里面選擇無顏色是一樣的
    同輪廓線工具中的顏色泊塢窗
    提示:快捷鍵:漸變填充對話框為F11,填充顏色對話框為SHIFT+F11
    關于Ctrl鍵:
    拖動對象的時候按住Ctrl鍵,對象被約束成要么上下移動,要么左右移動,但不能同時在兩個方向同時移動。
    旋轉對象的同時按住Ctrl鍵,旋轉將被固定為以15度為增量進行旋轉,在 Tools->Options->Edit->Constrain Angle中對缺省的15度進行修改。
    改變對象尺寸的時候,尺寸將以整倍數縮放。
    創建圖形的時候按著Ctrl鍵可以創建出正圖形,如正方形、正圓形(而不是普通矩形和橢圓)
    在使用Interactive Fountain Fill(交互漸變填充)的時候按住Ctrl鍵,填充角度將以15度為增量。
    選擇一個對象(這時對象的四周出現8個控制柄),按住Ctrl鍵,并向相對的控制柄的方 向拖動某個控制柄,可以產生對象在水平、垂直和45度的鏡像。

    16. 關于"打散調和組":
    利用兩個對象產生的調和,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特殊的有關聯關系的組,這個組里面的所有對象都被源對象和目標對象的形狀、顏色、位置等控制,不能**。當我們不需要這種約束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打散調和組"來使之變成普通的對象組。
    注意:調和組不包括源對象和目標對象
    關于群組(Group)的交互調和:
    交互調和可以用于群組,以上的步驟6就是把之前的調和組、源對象和目標對象群組起來,然后再跟另外一個組進行交互調和。
    交互填充工具(Interactive Fill Tool):通過這個工具,可以實現上面填充工具所有功能,而且是通過鼠標操作的交互方法!多好的工具!
    網格填充工具(Interactive Mesh Fill Tool):這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工具,自Corel Draw 9以來它就成了對抗Adobe Illustrator的有力武器。雖然現在不得不承認Corel Draw的Mesh Fill效果還比不上Illustrator的柔和,但是已經非常出眾。它的作用是在對象上附著一個可以自由調控的網格,對網格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進行上色,各個節點之間的顏色是柔和漸變的!
    通過以上的說明,大家應該可以了解到工具欄的重要性了吧,而它內里隱藏的強大力量在往后的講解、實踐中會慢慢顯露出來

    17.CORELDRAW向PHOTOSHOP格式轉換之比較
    COREL DRAW和PHOTOSHOP長期以來一直是PC上的著名設計軟件,是專業設計用戶的首選,二者在圖形、圖像的處理方面各有千秋,COREL DRAW是矢量圖形處理的霸主,而PHOTOSHOP則是平面圖像設計的不二之選,綜合應用二者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繪制出美麗而神奇的圖案。
    很顯然,這就涉及到怎樣將COREL DRAW中的圖形、圖像正確輸出到PHOTOSHOP,哪種方法更好的問題。
    用COREL DRAW結合PHOTOSHOP生成點陣圖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常用的是:(一)在COREL DRAW中選取相應的對象,COPY,然后再在PHOTO SHOP中開個新檔,PASTE上去,這是最簡便的方法(下稱"剪貼板法");(二)在COREL DRAW中使用COREL DRAW的"輸出"功能(有些版本叫"導出"),將COREL DRAW的矢量圖形輸出為點陣圖(下稱"點陣圖法")。
    其實,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就是使用COREL DRAW的輸出,將圖形輸出為EPS格式,再在PHOTOSHOP中使用置入(PLACE),來達到矢量向點陣的轉換(下稱"EPS"法)。以下結合實例詳細介紹這種方法。
    首先,讓我們比較一下這三種方法的優劣。圖1用"剪貼法"生成的,這種方法的特點是簡便易用,不用生成中間文件,缺點是圖像質量差,由于是由剪貼板進行轉換,所以圖像較粗糙,沒有消鋸齒(ANTI-ALIAS)效果,是一種不提倡的方法。
    "輸出法"生成的。這種方法生成的圖像,較剪貼板法生成質量有所提高,所以很多用戶都是用這種方法,但比起"EPS"法,還是有缺點。
    "EPS"法生成的,這種方法主要的優點是輸出為EPS后,圖形仍是矢量圖形,RASTERIZE(光柵化)是最后在PHOTOSHOP中才進行的,所以輸出過程和最終圖像的分辯率無關,最終圖像的質量,取決于你在PHOTOSHOP中置入的圖檔的分辯率。"點陣圖法"一經輸出后,分辯率即已確定,如果圖像需要放大,將會有明顯的鋸齒,而"EPS法"則不管圖像大小,質量仍然一樣好。
    下面具體說明"EPS"法的操作:
    首先,在COREL DRAW中完成你的圖形,選定要輸出的相應部分,然后選"輸出",點選"只有選取部分"選項,格式選"EPS",定好文件名,確定。然后啟動PHOTOSHOP,開一大小適當的新檔,選"FILE"菜單中的"PLACE",選擇剛才在COREL DRAW中輸出的EPS圖形,此時在新圖檔中將出現圖像框,你可拉動圖像框改變其大。ò醋HIFT可約束長寬比例),最后在框中雙擊,圖形即被置入到PHOTO SHOP中。
    使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幾個問題:
    1.在PHOTOSHOP中的"PREFERENCE"中的選項"Anti-alias PostScript"選項應該選。
    2.EPS格式是專業印刷界的通用格式,所以其內部色彩是用CMYK格式,在輸出成EPS的過程,一些超出CMYK色域的色彩會被轉換;
    3.一些太復雜的圖形(例如包含太多的漸變填充),在轉換過程中容易出錯。
    總結起來,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在對圖像要求不高時,可使用簡便快捷的"剪貼板法"或"點陣圖法";在要求較高的場合(如制作印刷稿時),可使用"EPS法",以達到較高的圖像質量。
    最后需要指出:COREL DRAW向PHOTOSHOP導出矢量圖還有另外一種格式,即AI格式。它與EPS的區別是:EPS格式能保存圖案中的位圖和矢量圖對象,而AI格式不能保留其中的位圖對象。導出AI格式的方法與EPS基本相同,注意應正確選擇AI的版本號,否則在PHOTOSHOP中不能正確導入。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