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裝飾設計行業存在的十大問題

    中國裝飾設計行業存在的十大問題
    目前,我國裝飾設計(室內設計)行業普遍、集中、強烈反映的問題大抵有10個,探討其成因,是十分有趣、有意的。

    1.效果圖大戰

    效果圖大戰,是指在裝飾工程招投標設計方案階段,原本應是平、立、剖面圖在先,效果圖在后的正規程序被完全顛倒,且幾乎以效果圖作為唯一評標、中標依據的過度競爭現象。業內俗稱其為“連環畫、裝裱圖大戰,美術展覽”,批評其產生大量“扭曲設計、LJ設計”,使裝飾公司簡直成了“效果圖加工廠”,誤導高等院校裝飾設計教育培養了一批效果圖“槍手”。如南京某大學教授曾給一工程同時為7家裝飾公司投標畫效果圖;南京某大學一建筑系畢業生曾作過多年“槍手”,最多時一年畫了300多張效果圖;深圳某甲級裝飾設計公司為當地一當時最大工程投標,因業主要求逼真度故印刷效果圖,每張制作成本5000多元。業主選擇投標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zf無什么限制,如南京某3000萬元裝飾工程,投標者102家、效果圖200多張,沈陽某6000萬元裝飾工程,投標者38家、效果圖200多張。

    目前,一般一項大型中高檔裝飾工程,裝飾公司投標的實際設計成本均在約10~30萬元,甲級裝飾設計企業年均實際設計成本均在200萬元以上。若中標,少數情況業主給予1%~2%的設計費;多數情況是,若施工同時“中標”(設計、施工一體化),作為設計投標條件之一,則免除設計費。裝飾企業拿設計足夠的動機和動力是拿施工,減免設計費是出于競爭的需求,也是競爭的手段。對于落標者,業主給予裝飾設計方案所謂“成本費” 或“補償費”,每投標件一般為200~2000元。但是,更多的是,業主一分錢也不給。若以每家實際設計成本10萬元計,一項裝飾工程20家、50家或100家投標,投標者實際設計總成本則在200萬元、500萬元或1000萬元。若一項裝飾工程投資總額為3000萬元,投標者實際設計總成本應該占裝飾工程投資總額的6%、16%或33%以上。若一家中標,以業主實際給予投標者設計費2%計,60萬元。若以業主實際給予落標者“成本費”1000元計,則業主給予19家1.9萬元、49家4.9萬元或99家9.9萬元。二項合計,業主實際總付出為(取整數)62萬元、65萬元或70萬元,占裝飾工程投資總額的2.0%、2.1%或2.3%,相差4、12或30個百分點,業主節省裝飾工程投資138萬元、435萬元或930萬元。因此,投標者越多、投標者設計成本越高、業主裝飾工程投資總額越低,理論上業主的裝飾設計總成本占其裝飾工程投資總額的比例越高。而實際上業主設計費付出的越少,業主的裝飾設計總成本占其裝飾工程投資總額的比例越低。

    效果圖,具有直觀性,電腦或手繪是表現設計者理念、創意的手段、形式,大戰反映了競爭,效果圖大戰,很大地提高了我國效果圖設計水平。

    但是,效果圖大戰弊多利少的成因主要在于:

    一是,經濟主體行為目標。在市場經濟中,經濟主體有三,分別追求各自的最大化:投資者追求利潤最大化;勞動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作為裝飾工程投資者業主的行為目標是,以最低的投資成本獲取最高的利潤,因此,業主有足夠的動機和動力關心自己所投資工程的成本—收益,盡可能地省錢。由于業主對投標設計者少付或不付設計費,所以實際上業主并沒有真正將裝飾設計總成本計入裝飾工程投資總額中。業主的這種行為目標,不但使投資者無償收益了4%以上的裝飾設計資源,破壞了由平等、公平、自由三個條件所組成的市場秩序,而且,違背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市場競爭原則,使裝飾設計勞動(就業水平和勞動力價格)、資本(可利用的資金量及其價格)、產品(產量與商品價格)市場的資源低效或無效配置。

    此外,業主還有足夠的動機和動力逃避zf監管。zf管理是有成本的,提供公共用品服務的收益來自稅和費。裝飾企業收不到設計費,zf則收不到稅和費。zf收不到稅和費,則減少管理的動機和動力。如北京市勘察設計管理處按裝飾設計費下限3%的5‰收管理費,但收繳十分困難,收到甚少。

    二是,供求關系。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需求決定供給,F階段我國大部分裝飾工程業主需求效果圖大戰,裝飾設計公司則供給效果圖大戰。

    三是,非對稱信息。所謂非對稱信息,是指各個決策者擁有不同的私人信息,交易的一方常常知道與交易有關但對方并不知道的信息。私人信息形成的障礙所導致的交易結果,一是對社會無效率,二是使交易的一方利益受到損害。由于大部分裝飾工程業主是外行,面對專業設計者,好比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系,業主擔心非對稱信息將使自己在裝飾設計招投標的交易中利益受到損害,所以,業主有足夠的動機和動力使投標企業足夠的多。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