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攝影知識

    ]

    (轉)好照片畫面要簡潔

    對于這張動人照片的主題不會產生任何誤解。哪怕你并不知道這位婦女的尊性大名,也并不確知她的背景,你還是能理解它的主題:一位尊貴的女性的難以抑制的悲痛。如果我們知道她是一位陣亡戰士母親,照片是在覆蓋著國旗的棺材即將下葬時拍攝的,這也只不過強化了我們對主題的理解而已。而這張照片的魅力就在于我們并不知道這些事實,全憑照片本身說明問題。

      馬諾斯是怎樣如此強化了主題的呢?他當時正參加這個悲戚的葬禮。但是他克制著自己的感情,并沒有見什么就拍什么,他幾乎做到了無動于衷。他環顧四周,自問道:"這個場面說明什么……""這里的主要情緒是什么?"當然是悲痛。他的周圍是數百名啜泣的人。他本來可以站在后邊拍攝墓穴邊上的悲傷的送葬人群。但是悲痛的表情在哪里更能令人心碎呢?是在成百人的臉上,還是僅僅在一個人的臉上?悲痛是一種高度的個人感情,所以,馬諾斯選擇了簡潔。他不去拍那數百張面孔,只拍一張面孔。舍掉不重要的內容,只聚焦于這張表現母親的最純潔、最痛楚、最具個人情感的悲痛的面孔,結果就拍出了這張觸動心靈的杰作,把悲痛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每當你透過取景器觀察,并在按下快門前,總要問問你自己:"我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攝主體身上了?是否瞄準了這個場景中的關鍵要素?分散注意力的東西都排除了嗎?不必要的內容都舍去了嗎?我是否把畫面簡化到了最佳程度?"在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再按下快門!

       在"牛犢"這張照片中,伯里是怎樣簡化畫面的呢?請你再仔細看看這幅作品。沒有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東西。沒有看到別的牛犢在抬頭看著你,看不到半點牛欄,也看不到牧人的長筒靴。畫面中的每樣東西都為了烘托主題。你見到的只有牛群中心的一頭小牛的面龐,而這個牛群卻大得一直擠到畫面之外的四面八方。畫面簡潔到了極點。

       再看伊夫·阿諾德的那幅"削蘋果的婦女"吧。它的畫面是否簡潔呢?背景上有樹又有房子。如果伊夫·阿諾德為了簡化畫面,把它們都去掉行嗎?我們認為不行,理由如下。

       所謂簡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題的因素。這并不意味著把背景上的東西統統去掉。如果周圍環境有利于表現主題,它們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去掉。在這幅照片里,樹和房子恰恰有利于說明這位善良老人的生活世界。這個環境有利于我們對她的了解。所以,不但是恰當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必須拍攝進去。

       你可以做個試驗:拿來幾張白紙放在老人影像的周圍,把背景都遮住。這張照片還能那么動人嗎?我們認為不行。

       作者在簡化畫面方面是不是也做了些努力呢?是的,的確做了。她去掉了分散注意力的每件東西,諸如背景上的無關人員、電線桿電線、一輛汽車的尾部、LJ桶或一只破椅子以及一切可能削弱主題的家什雜物。

       那么現在這個畫面簡潔明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但這決非偶然,而是作者周密安排、精心簡化的結果。她仔細地安排了被攝主體和相機的位置,從取景器里看來看去,保證了畫面的簡潔流暢。
    于是,在你按下快門之前,就有三個問題值得考慮了:

       第一、 這幅照片我要表現的主題是什么?
       第二、 我怎樣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攝主體身上,又如何把觀賞者的視線吸引過來?
       第三、 畫面簡潔了嗎?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攝主體的東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項內容?

      以上就是你在拍攝和研究每幅照片時都應考慮的三項基本原則。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