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面知識

    ]

    視覺設計:用理性說話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你參與了一個新產品的設計,并提交了一系列的視覺設計方案。在評審會上,每個人的眼光都轉向坐在房間另一頭的某位領導,“我不 喜歡橙色。”這位領導突然抬起頭來說,于是整個評審會突然就亂了章法,過了一會兒,你痛苦地發現大家正在熱烈討論的,居然是“界面中的方塊太死板了,能不 能用圓形代替?”這類本不應該討論的問題。

    如果你就是這樣的一個視覺設計師,你一定也有過類似的痛苦經歷。但是為什么一群看起來頭腦清楚的成年人總是無法在視覺評審會上保持同樣的理性呢?答案很簡單,由于缺乏對視覺方案產生的前因后果的了解,大部分與會者只能憑著自己的主觀直覺而不是客觀分析來評估它們。

    為什么這個過程中存在這樣的主觀性呢?視覺傳達,是一門很微妙的語言,甚至超過了文字語言。即使在最簡單的應用中也存在著語氣和風格的豐富變化。就像有句話說的,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而這正是問題的起源。千言萬語──尤其當它們都是不對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一場災難。

    視覺設計過程基本上由一系列決定構成,這些決定最后產生了一個策略,然后再由此定義出一個視覺系統,這個視覺系統通過提升細節和清晰的程度來最大化地滿足這個策略。依賴主觀判斷來做出這些設計決定是災難性的,同時也會導致這個被團隊集體通過的設計方案難以得到用戶的認同。

    用研究和人物角色來強化視覺設計過程

    正確的設計流程,能使你將主觀性和猜測的影響降到最小。客觀代替主觀的第一步是從“研究”開始的。這通常由交互設計師主導一些研究,從用戶行為方面 來了解商業和用戶的目標,視覺設計師可能不會被邀請去參加與相關人員的談話和研究用戶的課題。可無論如何,視覺設計師都適當地參與這些研究,將有助于成功 地用這些知識來武裝自己。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一:視覺設計師需要較早地介于研究過程,以便于確定一個可靠的、有效的視覺策略。

    與相關人員的溝通

    作為視覺設計師,你在項目會議期間的主要任務是理解公司的傳播目標、品牌策略,以及在整個競爭環境中的地位。同時,理解關鍵決策人對于這種產品的審美期望也是很必要的。最后,你還需要知道哪些成員將要參加你的視覺評審會。

    理解公司目標和品牌策略,可以從市場或品牌傳達部門去了解公司的歷史和現狀。你同時也需要去發掘公司的未來的目標和它在行業中應該得到的位置,這將為你提供一個設計視覺系統的主體方向。

    閱讀品牌指南、風格指南和近期的市場營銷資料,對于建立一個更綜合的市場目標和公司立場的概念是非常有用的(記住要弄清楚這些指南是否是最新和最相關的,因為你拿到手的很可能是一份過期,或是與現在的情況不一致的文檔)。

    與相關人員多溝通,比如產品或市場經理,去理解他們的觀點、了解能幫助你成功地搭建起項目框架的因素。另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去理庥Ω貿氏指沒У慕 緱嬤兇釵丶氖泳醺拍瞟ぉび繞涫欽飫銼籆ooper稱為experience keywords(本文后面會提到)的概念。在這個期間,你的目標是從各個相關部門收集關鍵詞,以幫助你確定設計模式。

    下面是你可以提出的一些問題:

    • 如果這個界面是一個人的話,他或她看上去是什么樣的?
    • 當用戶第一次看到這個產品時,你希望他有什么樣的反應?
    • 這個產品和競爭對手的產品有什么不同?
    • 這個產品和哪個著名人物(或汽車、電影等等)最相像?最不像?為什么?

    這些問題應該在溝通時及時提出,并鼓勵你的談話對象從情感方面講述她對這個產品的一些觀點。在探討這些問題之前記得觀察對方的反應,因為大部分人可 能不太感興趣,或者缺乏恰當詞匯去描述這些觀點。比如,如果一個負責架構設計的人只對數據庫系統和產品的技術結構感興趣的話,你去問他這個界面應該長成什 么樣就純屬浪費時間。

    不久前,我們設計了一個醫用設備,這個設備能幫助老年病人在自己的家中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我們從相關人員處獲悉,如果它和上門服務的護士有相似的 特征時,用戶更容易接受這個產品。于是我們根據了解到的知識,把這個設備的語氣和風格設計成一種體貼、有責任心和可信任的感覺。

    與相關人員溝通的最后一件事是確定團隊中的哪個成員將參加視覺評審會。詢問團隊負責人將安排哪些人去參加這些會議。太多的人參加會議將很難管理(我 們建議6個人或更少)。最好是幾個關鍵的成員參加,比如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以及來自市場或品牌團隊的員工。如果有一位與用戶有過密切接觸的代表,比如一 名銷售或培訓師來參加評審會則會更好。你應該邀請一位來自開發團隊的員工,作為技術代表來評估這些設計方案的技術可行性。記住讓團隊的其余成員保持信息的 同步。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