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礎知識

    ]

    噴繪XZ介紹,注意事項,工作原理,應用

    噴繪一般是指戶外廣告畫面輸出,它輸出的畫面很大,如高速公路旁眾多的廣告牌畫面就是噴繪機輸出的結果。輸出機型有:NRU SALSA 3200 、彩神3200等,一般是3.2米的最大幅寬。噴繪機使用的介質一般都是廣告布(俗稱燈箱布),墨水使用油性墨水,噴繪公司為保證畫面的持久性,一般畫面色彩比顯示器上的顏色要深一點的。它實際輸出的圖象分辨率一般只需要30~45DPI(按照印刷要求對比),畫面實際尺寸比較大的,有上百平米的面積。

      XZ一般是指戶內使用的,它輸出的畫面一般就只有幾個平米大小。如在展覽會上廠家使用的廣告小畫面。輸出機型如:HP5000,一般是 1.5米的最大幅寬。XZ機使用的介質一般是PP紙、燈片,墨水使用水性墨水。在輸出圖象完畢還要覆膜、裱板才算成品,輸出分辨率可以達到300—1200DPI(機型不同會有不同的),它的色彩比較飽和、清晰。

      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噴繪和XZ中有關制作和輸出圖象的一些簡單要求。

      1、尺寸大。

      噴繪圖象尺寸大小和實際要求的畫面大小是一樣的,它和印刷不同,不需要留出出血部分。在噴繪公司一般在輸出畫面后都有留白邊的,一般情況都是留與凈畫面邊緣10CM。如圖你可以和噴繪輸出公司商定好,留多少邊用來打扣眼。價格是按每平米計算的,所以畫面尺寸以厘米為單位就可以了。
    2、圖象分辨率要求:

      噴繪的圖象往往是很大的,應該明白“深在廬山不知廬山真面目”的道理。那噴繪圖象也是這樣,如果大的畫面還用印刷的分辨率,那就要累死電腦了。但是噴繪圖象分辯濾也沒有標準要求,下面是我個人使用不同尺寸時使用的分辨率,可以參考:

    圖象面積(平方米) 180——無窮 30---180 1——30
    分辨率(dpi) 11.25 22.5 45

      說明:因為現在的噴繪機多以11.25DPI、 22.5DPI、 45DPI為輸出時的圖象要求的,故合理使用圖象分辨率可以加快做圖速度。

      XZ一般情況要求72DPI/英寸就可以了,如果圖象過與大(如在PHOTOSHOP新建圖象顯示實際尺寸時文件大小超過400M),可以適當的降分辨率,控制在400M以內即可。

      3、圖象模式要求:

      噴繪統一使用CMKY模式,禁止使用RGB模式,F在的噴繪機都是四色噴繪的,它的顏色與印刷色截然不同的,當然在做圖的時候按照印刷標準走,噴繪公司會調整畫面顏色和小樣接近的。
      XZ可以使用CMKY模式,也可以使用RGB模式。注意在RGB中大紅的值用CMKY定義,即M=100 Y=100。

      4、圖象黑色部分要求:

      噴繪和XZ圖象中都嚴禁有單一黑色值,必須填加C、M、Y色,組成混合黑。假如是大黑,可以做成:C=50 M=50 Y=50 K=100。特別是在PHOTOSHOP中用它帶的效果時,注意把黑色部分改為四色黑,否則畫面上會出現黑色部分有橫道,影響整體效果。

      5、圖象儲存要求:

      噴繪和XZ的圖像最好儲存為TIF格式,但是注意不可用壓縮的格式。
    噴繪后期制作中的技術與技巧

    后期制作是噴繪行業中不可缺少的工序,對整個工作的成敗、質量的保證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一個快捷、精致的后期制作,不僅可使作品錦上添花,還可以為公司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企業信譽。后期制作概念廣泛,基本上所有設計制作工作之后的都屬于后期制作。例如有:輸出、剪裁、覆膜、裱板、拼接等等。結合我自己的一點經驗和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對后期工作作一點說明。

    輸出:圖像設計制作完畢后的首項工作便是輸出,在這個過程中,被輸出的圖像一定要合并所有層(layer),一般需存成.tif或.jpg 格式,如果圖像是在蘋果電腦上制作的話,須有后綴。對于圖像的大小,基本保持在100DPI上下即可達到輸出精度,如果所要輸出的圖像的圖面很大,點數不適當降低,保證圖像的大小在40M以上。這個過程有幾點需注意的問題:首先噴繪不同于印刷,噴繪的色彩要比印刷艷麗、好看得多。因此噴繪制圖中一定要設成RGB模式,而非CMYK模式。噴繪圖像的圖面往往很大,一些在印刷品上不易察覺的瑕庇大放大輸出后會變得很明顯夸張,而這點又無法通過小樣去發現,因此噴繪圖像在制作完畢一定要放大到100%仔細檢查一遍。對于文字很多的畫面,更要仔細校對。因為噴繪輸出中沒有現成的色標,因此在色偏的把握上要憑經驗,這才是打小樣的目的所在。

    剪裁:畫面輸出完畢,機器將自動裁紙。對于畫面大小與紙張相差較大需剪裁的,要量剪整齊。在我們裁膜時,也應用剪刀沿著標線走齊,因為會方便在覆膜中的上膜工作,且更能保證質量與成功率。

    覆膜:“覆膜”工作是個“三人行”的項目,它對人員的合作性要求很高,一個成功的覆膜工作是“進紙”“拉膜”和“搖滾”三者高度協調的產物。具體操作如下:在保證畫圖寬度合適的情況下,膜的長度要適當加長一點(一般為20cm)。首先是調節滾子的旋扭,到手感到完全沒有阻力為止、微緊。將膜平展送入,保證在膜走動的過程中不產生側偏,膜沒有受擠壓狀。然后,將膜拉起,在膜即將到頭時,將滾子穩住,用力拉一下膜,保證端部平齊。此時,拉膜者下垂護膜 同時“進紙”者可將畫面進入(畫面的一端應平齊),保證畫面平展、兩側與膜平行,當準備就序,可讓“搖滾”者緩緩搖動,看到沒有問題之后即可勻速前進到頭。這一過程中,進紙者要仔細檢查畫面上是否有頭發之類的東西,盡量清去。膜覆完后,即進入“剪裁”工作。

    裱板:當客戶要求加板時,我們便進入下一道裱板工序,和表裱常用的有兩種技術,即背膠紙型和噴3M膠型。二者相比,背膠型會更持久一些。背膠型:將畫面剪裁到所需尺寸,平整地放在展板上,將四邊對齊,中間用重物或由人壓住。將一端背膠揭開約10公分的一條,粘貼到展板上。然后拿到覆膜機上,調節壓力至剛好通過展板為止。將已貼上畫面端進入,拉起畫面,由一人抽出背膠紙,一人推展板到頭為止。噴膠型:對于四邊已有卡條的標準展板(規格如:120cmх90cm、90cmх60cm),我們更方便應用噴膠的方法將展板平放,畫面平整地放在展板上。為了使畫面的四邊更好地懷展板邊緣吻合,我們先將畫面沿其中的相臨兩邊裁齊,而后從此兩邊為基準,對齊展板的邊緣。把畫面與展板的相對位置固定(畫面上壓一重物或由其他人壓。,掀起已對齊的兩邊中的一邊,在其后的展板上噴膠,半分鐘后,將畫面兩邊拽緊,勻速下落,在這時由一人用刮板人畫面的中央向兩邊壓住畫面到畫面完全與展板貼合;同樣做法掀起畫面的另一端,噴膠后壓緊。最后用裁紙刀沿展板的卡條,將畫面多余的部分裁掉,即把整幅畫裱完。
     
    拼接:當客戶要求的畫面大過噴繪機的最大噴繪幅面時,我們會將畫面分開輸出,然后再拼接在一起, 在做這種拼接的工作時,畫面的設計制作和輸出是其前提,因此每一步都步應該有誤。首先畫面的拼接位置要弄清楚,倒底是誰在上面,誰在底下,哪張會更大一些,哪張會更小一些。在輸出過程中,因為要輸出的畫面是同一張圖,因此務必保持其色彩一致和大小相應(比如說寬一定),要記錄輸出時的設置參改,確保無誤。在進行拼接的過程中,首先將兩幅畫要相接的一端整齊。然后在一個足夠的平面上將畫面展板,按正確的相對位置,把畫面放好,用膠條固定。掀起上展畫南相接部位的前端,噴膠(要遮住畫面不被噴膠)之后用刮板由中間向兩邊將畫面壓實貼緊。翻起上層畫面的另一端,在下層畫面的相接部分噴膠,壓實,即可將畫面接了。拼接好的畫面一定不可垂直接縫卷起,這樣很易在相接處產生皺褶,這點應注意!
    設計師有了好的創意‚構思‚要把它轉為真實‚展示給觀者或戶‚才能被理解和認同。‚因此‚掌握各種表現技法‚豐富設計的表現語言‚對設計師是至關重要的.

       噴繪就是一種基本的、較傳統的表現技法,它具有著其它表現手法不可替代的特點和優越性:A相對其它手繪技法,它的表現更細膩真實,可以超寫實的表現物象,達到以假亂真的畫面效果。B相對電腦、攝影等現代技法,它所表現的物象更自然,生動。因此,掌握噴繪技法是設計師所必備的基本功,也是設計學科學生的一門必要的表現技法課。

    一:工作原理和使用工具

    1:以伯努利原理工作的虹吸壓力吹噴技術形成。
    A:伯努力原理:流體速度越大,壓力則越小。
    B:虹吸壓力吹噴技術: 氣體處A點受壓力通過水平吸管,B處形成低壓,把瓶中液體經C管抽上形成霧化。 兩支相互垂直固定一起的開口吸管‚其中一支插入裝有固定瓶中。
    液體在兩管相交處被氣流沖擊而形成霧狀,變為霧狀噴**。
    C:噴筆也是基于這原理而設計,只是噴筆配有更精密、完善的設計元件,可以**調節液體的濃度而獲得細密,均勻的顏色噴樣。
    2:噴筆:
    A:構造原理:利用一個協同的閥桿組合,控制氣流和顏料流量,板掣可以上下啟動,又可水平滑動。水平滑動時,掣桿的后連桿推動節流針,以控制進入氣流中的色量。通過拉退節流針,以使噴嘴的空隙截面積逐漸加大,混合氣的噴角也隨之增大。
    1:噴針蓋:保護噴針。畫編輯部時可將針蓋卸掉。
    2:噴嘴蓋:使空氣噴出時壓力均勻,形成氣體繞噴嘴旋轉噴出。
    3:噴嘴:噴針的通道和顏色的出口、進插噴針小心莫頂裂。
    4:噴針:控制著噴嘴的啟閉。(嬌貴、清洗折洗一定注意勿壞)
    B:噴筆操作:
    以自然、輕松、活動自如為原則。
    1:手持噴筆開始移動。
    2:按下板掣噴出空氣。
    3:輕緩向后拖板掣,噴出顏色。
    4:收筆相反。
    5:噴繪下稿前,可先試噴檢測其色彩,噴量調整及有無故障出現,使之調正至最佳狀態。
    C:噴筆保養:
    1:清洗程序: 清洗色槽 -色槽注水-將噴量調制到最大,沖刷回饋。
    2:拆洗:小心謹慎,擦凈涼干。

    二:應用范圍和功能:

       噴樣是由無數細小顏色的顆粒組成的覆蓋面。每點顆粒都是以飽和的狀態霧化噴灑在畫面上,在霧化的瞬間,顏色的水份迅速蒸發,噴在畫面上的顏色幾乎是即干狀態。顏色的干濕變化很小,色彩變化易把握。
    特點:A:色彩均衡鮮亮、平整、無筆觸。
       B:可以任意推移變換色彩明度。宜
       C:產生亞光效果,易制板。
       D:便于修改。(必要時可先噴層白粉,再修。如:蘭+白+紅=紅。)
       E:疊色效果。(經較少顏色去獲得豐富的色彩。)
    1:背景大面積處理,色彩明度的推移。
    2:主圖和背景過渡協調。
    3:處理設備有缺點,背景不理想的照片。
    4:效果圖、插圖。
    5:制造繪畫或攝影達不到的效果。

    三:方法和步驟:

    1:對原稿素描和色彩關系的分折。
    A:從亮部到暗部。 B:從深色到淺色。
    2:對原稿進行噴繪順序的分折。
    A:刻模板的分析:先刻外形,整體把握。 B:模板制作:(準確、合理。)
    3:噴繪:(運用疊色。)
    A:噴灑亮部,中間調層次,鋪托暗部(基本單色素描,依靠基本色(固有色和 畫底相混合完成。)
    B:加強中間調色彩層次,塑造暗部。
    C:細部刻劃,整體協調。(從局部到整體,從整體到局部,反復市調正,增加 色彩層次。細部右噴繪結合反復進行。)
      虛噴:模板離開紙面一定距離。
      小噴量:(氣門小,噴針進去少,筆距紙距離近。)
      細膩:a:打底 b:噴過接色 c::反復 d:顏料厚薄適當。 e:紙要光潔。 f:噴筆調好。 g:顏料新鮮。

    四:精繪:

    1;耐心。(做好準備工作。)
    2:任何部分都要用三大面處理。
    3:顏色薄。
      模板-磨刀誤砍柴功-事半功倍。
      能用工具一定用工具: 能噴有地方,一定要用噴繪。
    噴繪和XZ中有關制作和輸出圖象的一些簡單要求。

    圖象顏色。如果客戶拿照片來掃描,要求做寫作,建議不要把色彩模式轉換為了CMYK模式。在原色彩模式上稍做調整就可。當然,可得看掃描儀掃出來的結果而定。
    XZ用RGB直接打印沒什么大礙,噴繪就不行。顏色偏太多了。圖象儲存要求。一直是tif格式的,但也可以存壓縮格式。關于點數,視情況而定。噴繪一般30dpi,XZ一般72dpi,如果畫面大,可以相應縮小。我做過的最小點數是10dpi,300平方。再大的話,可以分幾段文件作。XZ一般不低于50dpi。關于點數小,畫面并不會變模糊,而是會產生較強的鋸齒,相反的,加大點數,拉大圖片的話,就會變模糊,而鋸齒少明顯點。一般做的話,可以雙管齊下,自行斟酌。
    關于壓縮格式,一般的噴繪公司要求是用tiff,cmyk格式。其實用jpg也未嘗不可,但壓縮比必須高于8,不然畫面質量無保證。對于原始圖片小,拉大后模糊的情況,可適量增加雜點.

    下載幣 +3 枚 
    --------------------------------------------------------------------------------------------------------------------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