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面知識

    ]

    PS摳圖 抽出

    我的內容:摳圖的方法有好多,其中包括:通道、抽出、圖層模式、色彩范圍、圖層樣式、橡皮擦、背景橡皮擦、蒙版、鋼筆、套索以及魔術橡皮擦和魔棒等等、另外還有N種專門摳圖的外插和軟件。
    今天咱就談談抽出濾鏡,抽出濾鏡功能強大,運用靈活,是PS專用來摳圖的工具,它容易掌握,運用得好效果極佳。它可從繁雜的背景中摳出散亂的發絲,也可摳出物體的透明,見圖1、圖2、我們不去探討理論,只從實用的角度來探討基本方法。抽出就是作選區,抽出就是要在選區內得到顏色的信息。從而來達到摳取圖片之目的。




    一、摳取圖片的單色
    抽出濾鏡摳圖,分為單色摳取和全色摳取兩種,當需要強調摳取某一種顏色時,例如:發絲、羽毛、透明的紗等,就要用到抽出濾鏡里的強制前景這一項,你需要摳取哪一部分顏色,就把強制前景設置為該種顏色,顏色的設置
    可用吸管工具來提取,見圖3

    1、
    單色摳取的步驟
    以小兔為例,首先在強制前景處打上勾,你需要摳取什么顏色,就用吸管工具點選,然后用高光器工具在需要摳取的地方涂抹綠色,首先強制前景白色摳取小兔的白毛,見圖4,抽出的結果,見圖4a。再強制前景黑色摳取小兔的
    耳朵,見圖5,抽出的結果,見圖5a。最后的效果,見圖6。





    2、
    綜上所述,每摳取一個單色就需要復制一個原始圖層,摳取n種單色就要
    復制n個圖層,最后再復制一層,放在最頂層,在這層加蒙版用黑畫筆涂抹出
    新的背景。例圖見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






    二、摳取圖片的全色
    全色摳取圖片,不要在強制前景處打勾,用高光器工具沿邊緣描綠色,筆觸要適當,小一點會更精確,一般在5左右,用填充工具把中間填充藍色。見圖13、 14、效果見圖15



    三、注意事項
    每獲得一個摳出的圖層,都要把圖放大檢查,用橡皮擦或蒙版清除邊緣的雜
    色,這樣才會使新的圖片干凈清澈。
    四、抽出摳圖的特點
    1
    、可去除邊緣雜色,見圖16,圖17


    3、
    可使頭發的高光隨背景色改變而溶于新背景。
    舉例說明:
    01、打開圖片,ctrl+j兩次,得到圖層1和圖層1副本


    02、點擊紅圈處,創建新圖層,得到圖層2把這層放于圖層1與背景層之間,并填充顏色,這里填充了綠色,作為檢驗效果和新的背景層。


    03、在圖層1執行濾鏡--抽出命令。


    04、我們可以看到抽出后的頭發的高光處是半透明的。


    05、半透明之處就露出了新的背景的顏色,這就是要講的頭發溶于背景色的宗旨。


    06 、在圖層1副本層里,點擊紅圈處,添加蒙版,用黑畫筆涂抹出人物主體及頭發以外的新的背景,頭發部分用50%灰色畫筆涂抹

    07、蒙版里涂抹大致情況參考。

    08、再換一下其它顏色的背景看看效果。


    原圖


    最終效果圖

    1、
    打開原圖。

    2、
    選擇濾鏡-抽出。

    3、
    設置畫筆大小值為20,用邊緣高光器工具開始描邊,把人物的整體畫出來。

    4、
    描邊之后的效果如下,注意邊框中間不在有間。

    5、
    用填充工具把中間填充。填充后按好。


    6、
    抽出之后的效果,可以看到邊緣還比較潦草。

    7、
    下面就要好好利用歷史畫筆這個好東東了,選中畫筆工具,選擇歷史記錄面反板,在刪除圖層的方框里點一下,直至出現歷史畫筆的圖標,如下圖:

    8、
    為發顯示得更清楚,復制一層,把背景填充為黑色,可以看到邊緣需要修整的地方還有很多。

    9、
    要做好這一步就看大家是否細心發,這一步比較費時間,要用歷史畫筆與細心修,我的方法是先背景多出的地方先用黑色覆蓋,然后再用歷史畫摳人體細節。
    最終效果圖

    教你用抽出摳散發

    原圖

    效果圖

    01、
    打開圖片,ctrl+j兩次,得到圖層1和圖層1副本。點擊紅圈處,創建新圖層,得到圖層2把這層放于圖層1與背景層之間,并填充顏色,這里填充了綠色,作為檢驗效果和新的背景層。

    02、
    在圖層1執行濾鏡--抽出命令。在強制前景處打勾,顏色選擇白,為抽取頭發的高光發絲。用高光器工具涂抹綠色,人物邊緣的發絲要用小一點的筆觸涂抹,這里選擇了5。

    03、
    抽出后的發絲歷歷在目,把圖片放大檢查,用橡皮擦或蒙版清除發絲邊緣的雜色。

    04、
    在圖層1副本層執行濾鏡--抽出命令,強制前景處不要打勾,用高光器工具描綠邊,用填充工具在中間填充藍色,描邊時為使效果更好,筆觸盡量小一點,一般在5左右。


    05、
    抽出后點擊紅圈處給圖層1副本加蒙版,用黑畫筆修飾掉邊緣雜色,用70%灰畫筆涂抹邊緣的發絲,為使抽出后多余的黑色降低,進一步與圖層1融合,完善發絲的效果。


    06、
    看看效果,如果對摳出的高光發絲顏色不滿意,可用色相/飽和度調整,使之與頭發的主體顏色融合,OK。


    我們要學會觀察圖片,先來看下面這張圖:

    這張圖片色彩雖然不算豐富,但也不是純色背景,甚至有些許的零亂,但人物的主題卻被黑色長發包圍,
    我們只需摳出頭發,臉部和身體用歷史記錄恢復即可。

    1、打開圖片,復制背景,關閉背景眼睛。單擊濾鏡-抽出,彈出對話框,如下圖:


    2、強制前景打上勾,用吸管工具在頭發上吸一下,如下圖:

    4、
    選用邊緣高光器,畫筆調到合適大小,在頭發上涂,如下圖:

    5、
    點確定,頭發被抽出,如果你覺得頭發顏色淺,可以ctrl+j拷貝副本。此時畫布和圖層面板如下圖所示:

    6、
    合并可見圖層,用歷史記錄畫筆恢復臉部和身體,此時畫布和圖層面板如下圖所示:

    加上背景,完成!

    本教程非常全面的講解了多種摳圖方法,其中第二種方法圖層模式摳取法是比較少見的,不過卻非常方便,只需要把背景調成白色,然后改變圖層混合模式,再稍微用蒙版涂一下就完成,非?旖。其它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常用的。摳圖的時候需要根據具體圖片設定最佳方法。
    原圖


    一、
    抽出濾鏡摳圖法
    打開圖片,ctrl+j兩次,分別得到圖層1和圖層1副本。


    點擊紅圈處,新建圖層2放于圖層1和背景層之間,作為檢
    查效果和新的背景層,并填充顏色。


    在圖層1執行濾鏡--抽出命令,在強制前景處打勾,用吸管
    工具在紅圈處取色。


    用高光器工具把頭發涂抹綠色

    確定后,頭發就摳出來了

    把圖放大到400%,用橡皮擦或用蒙版把頭發邊緣的雜色
    清理干凈,以使圖片的效果清澈。


    在圖層1副本層點紅圈處為圖層添加蒙版,用黑畫筆涂抹出
    新的背景。


    108、看看效果

    二、
    圖層模式摳取法
    打開圖片,ctrl+j兩次,分別得到圖層1和圖層1副本。


    點擊紅圈處,新建圖層2放于圖層1和背景層之間,作為檢
    查效果和新的背景層,并填充顏色。


    在圖層1執行圖像--調整--色階命令,用白吸管在圖中的紅
    圈處點一下,原來的灰色背景就變成了白色背景了。



    用白畫筆把殘余的灰背景色涂抹成白色。


    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置為正片疊底。

    在圖層1副本層點紅圈處為圖層添加蒙版,用黑畫筆涂抹出
    新的背景。


    看看效果

    三、
    通道摳取法
    打開圖片,ctrl+j復制圖層得到圖層1,新建圖層2,放于圖
    層1和背景層之間,并填充顏色,作為檢查效果和新的背景層




    點擊圖層1,進入通道,復制綠通道得到綠副本。(因綠通
    道里的層次最清晰)



    執行圖像--調整--色階命令,(快捷鍵:ctrl+l)參數參考如圖。

    這時人物主體及頭發外還有灰色。


    用白畫筆涂抹掉這些灰色。

    ctrl+i,反相白變黑,點擊紅圈處作選區,出現蟻線。

    回到圖層,點擊圖層1,ctrl+j得到圖層3,關掉圖層1的小眼
    睛看看頭發就摳出來了。


    把圖層1移到最頂層,加蒙版用黑畫筆涂抹出新背景

    看看效果

    總結一下,黑色背景的圖片用濾色模式;白色背景的圖片用正片疊底模式。當然如果你想摳的對象本身有黑色或白色,那就另當別論了。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