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攝影器材使用

    ]

    數碼相機的操作功能

    我的內容: 第一節 數碼相機的基本設置
    一、袖珍式數碼相機

    袖珍式數碼相機的特點是設計越來越小巧,像素一般在500-800萬左右,隨著數碼技術的不斷進步,像素也越來越高

    二、單反式數碼相機
        從外觀上說,基本看不出單反數碼相機和膠片相機有什么區別,與傳統膠片不同,數碼圖像的產生、記錄和存儲,是由圖像傳感器、圖像處理器和存儲器(卡)來分別承擔、共同完成的。

    第二節 測光模式
    在數碼相機的程序中預設了兩種或更多的測光模式,這些測光模式能夠幫助我們在不同的拍攝環境進行測光,以提供更可靠、更“準確”的曝光數據。
    一般的數碼相機中具備的測光模式有:

    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矩陣測光等

    一、平均測光
    其原理是將整個畫面分為多個區域,在不同的區域內能得到不同的曝光數據進行綜合運算,得出一個相對準確的曝光參數。這種模式下得到的曝光數據成功率相當高。
    二、中央重點測光
        這種方式是在場景中獲得平均曝光參數,在畫面中央在約70%的區域作為測光的重點,并在測光時兼顧了畫面的邊緣區域。



    但這種方式如果場景中有大面積的天空或者在逆光情況下攝影時,會容易造成畫面曝光不足。

    三、點測光
        這種方式在微小區域時是一種最精確的測光方式,因為它是依靠畫面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區域進行曝光數據的測算,這個區域只占整個畫面的1%-3%,在多點測光的相機上,是可以通過綜合運算得到更為精確伯曝我參數。
         但由于點測光所選擇的曝光區域很小,如果測光點選擇錯誤或不夠精確,容易造成曝光參數偏差。

    四、區域評價測光
        也稱選擇性測光,這個測光方式是將點測光的范圍擴大,對畫面的某一區域進行測光計算,測光曝光區域是整個畫面的8%-10%。
        在拍攝時若使用點測光不能確定準確的測光點時可采用這種測光模式來提高效果。

    第三節
    測光的多種方法

    一、機位法:
    在拍攝點,場景不大而景物明暗反差明顯,手控曝光時用點測光模式,在室內燈光下用區域評價測光均可獲得可靠曝光數據。若背景天空占屏幕2/3以上的面積或畫面中有**水面時要注意曝光不足,需進行曝光補償。
    二、近測法
       
    將相機靠近被攝物,對準中灰密度部分測光,人物可對準臉部,并將其充滿畫面進行測光,鏡頭與被攝物體間距約10厘米左右,不要讓相機和拍攝者的投影進入測光區。
    三、灰板法

    是指直接對著18%反光率的標準灰板測光,注意一要相機要靠近灰板并使其充滿畫面,二是灰板的受光位置應與被攝主體保持一致。

    四、替代法
       
    在無法靠近被攝主體時,可用自己的手背作為替代物進行測光,黃種人皮膚的反光率地分接近18%中性灰,一是手背的受光條件應與被子攝物一樣,二是鏡頭對準手背,間距要有10厘米左右,三是用中長焦鏡頭將手背充滿畫面進行測光,四是不要交攝影落到手背上。
    第四節
    數碼相機常用曝光模式

    一、曝光模式
        攝影曝光的過程,就是通過鏡頭使適量的光線作用于相機內的感光材料/圖像傳感器的過程。而光圈與快門速度是控制曝光的兩個重要因素。

    1、全自動模式(AUTO)
         這種模式是一種最“智能”的拍攝模式,拍攝者無須對相機的任何設置進行調節,只要對著景物按下快門就可以了。它是直接由相機通過電路對現場光進行判斷,自動設置曝光參數。

    2、程序自動模式(P)
    與全自動模式略有相同,不同的是拍攝者在對準被攝物景半按快門時,相機會顯示一組常規的曝光組合,如立即拔動主控盤,光圈與快門速度會隨之進行互易,使之重新組合曝光數據。從而獲得類似于快門優先或光圈優先曝光的畫面效果。
    3、光圈優先模式(A/AV)
        這種模式是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經常使用的拍攝模式。拍攝者可以自主地設置光圈,而與之相匹配的快門速度則由相機根據被攝物的亮度自動設定。其優點在于拍攝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圖利用光圈來控制畫面的景深。運用在風光和人像拍攝比較適合。

    4、快門優先模式(S/TV)
        這個模式的作用與光圈優先模式相似,這次改為控制的是快門速度。這樣拍攝者就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快門速度來控制畫面效果。這個模式適合拍攝體育或動體的照片。
        高速快門可以凝固動體,低速快門表現動體的運動軌跡。

    5、手動模式(M)

    是一種最基本的傳統曝光模式,光圈、快門速度由人工設定,這是專業攝影師和專家所喜歡使用的一種曝光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拍攝時的曝光完全脫離了相機的控制,攝影者通過對環境光線的判斷來決定曝光參數。這時,相機的光圈和快門都是由拍攝者自己設置的。


    二、場景模式

    所謂場景模式即是針對不同的拍攝場景而設定自動曝光的模式。這是在特定環境下無法自主確定最佳曝光的最好選擇。是相機針對不同的環境來控制光圈、快門速度、對焦、閃光以及傳輸模式等各項設定,來獲得畫面的最佳效果。

    1、人像模式
        這種模式非常適合拍攝人像,其拍攝出的畫面效果往往是通過虛化背景來突出人物。在這種模式下,相機會自動選擇較大的光圈以保證背景虛化。在需要的時候,可能會使用閃光燈補光。

    2、風景模式
        風景模式是針對拍攝風景而設計的,這時相機一般會將畫面的景深范圍變得很大,不會把快門速度設置得很低,以免相機抖動造成畫面模糊。但不用使用閃光燈進行被光。

    3、微距模式
        當相機被設置在微距模式時,一般會以畫面中央部分為對焦點,而且需要時相機會將閃光燈激發補光,以在拍攝時獲得恰當的光圈和快門的組合。

    4、運動模式
        使用運動模式拍攝,被攝主體會被假定為處在運動之中,這時相機默認的對焦方式為連續自動對焦,這種模式一般都會將快門速度設置得很高。

    5、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是專為拍攝夜間景色而設計的,相機設定低速快門速度進行拍攝,能拍出較理想的夜景氛圍。

    6、夜景人像模式
         這種模式是利用相機的閃光與長時間曝光相結合來拍攝的一種曝光模式。它通過利用閃光燈和環境光的平衡,拍攝時相機會將閃光燈打開,而在閃光燈對人物閃光后,相機的快門并未關閉,而是使用長時間曝光來記錄背景上的細節。



    第五節
    相機的閃光模式

    一、數碼相機內置閃光功能的作用:
        閃光燈是數碼相機重要的攝影附件之一,在現場光線條件不理想的狀態下,閃光燈會給拍攝者提供很大的幫助。


    閃光燈的閃光強度
    是隨著鏡頭焦距的變化而增/減。

    二、各種閃光模式:
    1.自動閃光:
       閃光完全由相機控制,對景物進行補光。
    2.防紅眼閃光:
       在拍攝人像時使用,同步閃光前起到收縮
    被攝者的眼瞳孔,減小紅眼出現的機率。

    3.補償式閃光:

    也稱“強制閃光”,在拍人和物時起到減弱人物面部陰影和提高景物光比的作用。

    4.前/后簾同步閃光:
       閃光與曝光同步稱“前簾同步”;閃光在曝光將結束發生稱“后簾同步”。后者好處在于可以記錄畫面的光線軌跡,使影像看起來更符合現實狀況。

    5. 閃光補償:
       這是數碼相機上的一項重要功能,能過改變閃光輸出的強度來控制現場曝光。
    6.高速閃光:
        這是在一些較高檔次數碼相機中的一種閃光模式,其優點是在相機上的任何一個快門速度下實現閃光同步。

    三、閃光攝影的曝光
    1.反射閃光
    閃光燈向墻壁、天花板、反光傘和其他反光體投射,然后反射到被攝體上的閃光叫反射閃光。它比直接閃光柔和、立體感強。2.多次閃光

    把照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B門,然后拿著閃光燈走近被攝物對場面分段多次閃光。

    3.多燈閃光

    現代藝術人像攝影、婚紗攝影、廣告攝影均采用多燈閃光的方式拍攝。最好用閃光測光表測光。

    4.重疊閃光

    對一個被攝物作多次重疊閃光以增加照明。

    5.室外輔助閃光

    用閃光對陰影部分進行補光,其光強度不能超過主光。要對閃光強度要適當控制,使閃光燈的閃光曝光欠曝1~2擋。



    其控制方法有以下幾種:
    (1)調節閃光燈輸出光量。
    (2)用閃光指數小的閃光燈避免主體曝光度。
    (3)加大閃光燈至被攝體之間的距離。
    (4)閃光燈前加紗布或白布。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