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前技術

    ]

    凹版印刷基礎知識----還很大的精力收集整理,設計師必備的基礎知識

    凹版印刷基礎知識
    一、凹印印刷
    凹印產品一直以精美、精細著稱,從畫報、圖片、塑料薄膜包裝到人民幣,都是凹印工藝的杰作。除了單張紙凹印外,凹印一般采用輪轉印刷,短墨路,正向單刮刀上墨,從當年的碳素紙腐蝕版、布美蘭制版、電子雕刻制版,到今天的激光雕刻制版,凹印走過了一段漫長的發展之路。
    凹版印刷,采用直接印刷方式,印刷機的結構比平版印刷機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印刷速度快,印版耐印力可達100萬印以上,是其它印刷方法無法相比的。
    二、凹版的種類
    凹版主要有照相凹版和雕刻凹版兩大類。照相凹版又分為傳統照相凹版(即碳素紙法或稱影寫凹版)和照相加網凹版。雕刻凹版分為手工雕刻、機械雕刻和電子雕刻。目前常用的是照相凹版、照相加網凹版和電子雕刻凹版。
        1、照相凹版是在經重鉻酸鹽敏化過的碳素紙上,先曬制凹印網絡,再曬制連續調陽圖,然后將碳素紙上的圖像轉移到滾筒上,通過顯影、填版、腐蝕而制得印版。
        2、照相加網凹版制版法是用噴涂法或滑環法將感光膠直接涂布在滾筒上,用加過凹網的陽圖版直接曝光曬版,然后進行顯影、填版、腐蝕制得印版。
    3、電子雕刻凹版是用電子雕刻機直接對凹版滾筒進行雕刻。它是通過掃描頭對原稿進行掃描,得到的密度光信號,經過光電轉換成為電信號,再經電子計算機進行一系列處理后,傳輸到輸出端,驅動電子雕刻頭,在銅滾筒表面上進行雕刻,而制成凹印印版,F亦有激光雕刻和電子束雕刻。
    4、凹版制版法性能比較表
    項目制版方法        網點形狀        階調平滑性        制版穩定性        實地密度均勻性        再版重復性        加工周期        文字清晰度        圖案接頭
    影 寫 凹 版        網點大小相同、深度不同        優        差        差        差        長        差        有接縫
    照相加網凹版        網點大小不同、深度相同        一般        一般        差        差        一般        差        有接縫
    電子雕刻凹版        網點大小、深度均不同        優        優        良        優        短        良        無接縫
    三、對電雕版的質量要求
    電子雕刻版(包括激光雕刻版和電子束雕刻版)的層次和階調,是以網穴的大小和深淺來表現的。為保證電雕版的質量,行業標準中規定了網穴的大小及深淺。但網穴的大小及深淺受機型(不同公司的產品)、網線線數、刻刀的新舊程度、刻刀的角度、銅層硬度 (銅層硬度為維氏180~210)及產品質量要求的影響,可變因素較多,行業標準中也僅以70線/cm,130°刻刀角度和新刻刀為例。
    表1,網穴形狀和尺寸:
    網穴種類        形  狀        高調網穴橫對角線長度(mm)        暗調網穴橫對角線長度(mm)
    正 菱 形        ◇        35~45        165~200
    拉長菱形                20~35        130~145
    壓扁菱形                25~40        140~165
    小正菱形        ◇        15~25        110~120

    彩色版套印精度也是影響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印刷品套印精度的因素很多,印套印誤差表所列數據為因雕刻版規矩不準而造成的套印不準的套印允差。
        四、 凹版印刷機
    凹版印刷機采用圓壓圓輪轉式的直接印刷方式,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印版耐印力高,印刷速度快,印刷品墨色厚實,層次豐富,大批量印刷時成本較低。
    凹版印刷機,按照印刷幅面,分為單張紙凹印機和卷筒紙凹印機。現在使用最多的是卷筒紙的凹版印刷機。
    按照印刷色數分類,可分為單色凹印機和多色凹印機。
    按照印刷色組的排列位置分類,可分為衛星式凹印機和組合式凹印機。衛星式凹印機幾個色組共用一個壓印滾筒,組合式凹印機每個色組呈水平狀排列成流水線。
      凹版印刷機,根據印刷品的用途,常常配備一些輔助設備、提高印刷及印后加工的能力。例如,作為書刊用的凹印機,在收紙部分附設有折頁裝置;作為紙容器的凹印機,附設有進行沖軋紙盒的印后加工設備。無論哪一種凹版印刷機,都由輸紙部分、著墨部分、印刷部分、干燥部分、收紙部分組成。其中著墨機構、印刷機構、干燥系統具有特色。
      1、著墨機構
      凹版印刷機的著置機構由輸墨裝置和刮墨裝置兩部分組成。輸墨的方式直接和間接兩種。
      直接著墨方式是把印版滾筒的1/3或1/4部分,浸入墨槽中,涂滿油墨的滾筒轉到刮墨刀處,空白部分的油墨被刮掉,如圖5-19(A)。
      間接著墨的方式是由一個傳遞油墨的膠輥,將油墨涂布在印版滾筒表面,膠輥直接浸漬在墨槽里。如圖5-19(B)。









    圖 輸墨方式
      刮刀裝置由刀架、刮墨刀片和壓板組成。刮墨刀片的厚度、刀刃角度以及刮墨刀與印版滾筒之間的角度可以調整。
      2、印刷機構
      由印版滾筒和壓印滾筒組成。凹印是直接印刷,需要較大的壓力,才能把印版網穴中的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因此,壓印滾筒表面包復有橡皮布,用以調節壓力。
      3、干燥系統
      用于凹版印刷機的干燥系統,可以采用紅外線干燥、蒸氣干燥以及空氣干燥等。油墨干燥的速度應與印刷速度相匹配。
      五、 凹版印刷工藝
      凹版印刷由于印刷機的自動化程度高,制版質量好,因而工藝操作比平版印刷簡單,容易掌握,工藝流程如下:
    印前準備→上版→調整規矩→正式印刷→印后處理
      1、印前準備
      凹版印刷的準備工作包括:根據施工單的要求,準備承印物、油墨、刮墨刀等,還要對印刷機進行潤滑。
      塑料薄膜,是凹版印刷主要的承印物。常用的塑料薄膜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因為塑料薄膜表面光滑、粘附油墨的性能差,所以,在印刷前要對薄膜表面進行處理。一般采用電暈處理,該方法是將塑料薄膜在兩個電極中穿過,利用高頻振蕩脈沖迫使空氣電離產生放電現象形成電暈,游離的氧原子與氧分子結合生成臭氧,使薄膜表面形成一些強性集團和肉眼看不見的“毛刺”,這樣便提高了薄膜的表面張力和粗糙度,有利于油墨和粘合劑的附著。
      凹版印刷,采用溶劑揮發性的油墨,粘度低,流動性好,附著力強。常用的溶劑有甲苯、二甲苯、汽油、酒精等,印刷前在油墨中加入適量的溶劑釋,最好過濾后再使用。
      凹版印刷機最主要的特點是使用刮墨刀,刮除印版空白部分的油墨。刮墨刀是寬60mm至80mm,長1000mm至1500mm(依照印版滾筒尺寸而定)特制的鋼片。刮墨刀刃必須呈直線,若出現“小月牙”式的傷痕,便會在印張出現很寬的斜條,即發生空杠子現象。
      印版是印刷的基礎,直接關系到印刷質量,上版前需對印版進行復核。檢查網點是否整齊、完整,鍍鉻后的印版是否有脫鉻的現象,文字印版,要求線條完整無缺,不能斷筆少道。印版經詳細檢查后,才可安裝在印刷機上。
      2、上版
      上版操作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好版面不被碰傷,要把叼口處的規矩及推拉規矩對準,還要把印版滾筒緊固在印刷機上,防止正式印刷時印版滾筒的松動。
      3、調整規矩
      印刷前的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再仔細校準印版,檢查給紙、輸紙、收紙、推拉規矩的情況,并作適當調整,校正壓力,調整好油墨供給量,調整好刮墨刀。
      刮墨刀的調整,主要是調整刮墨刀對印版的距離以及刮墨刀的角度,使刮墨刀在版面上的壓力均勻又不損傷印版。
      4、正式印刷
      在正式印刷的過程中,要經常柚樣檢查,網點是否完整,套印是否準確,墨色是否鮮艷,油墨的粘度及干燥是否和印刷速度相匹配,是否因為刮墨刀刮不均勻,印張上出現道子、刀線、破刀口等。
      凹版印刷的工作場地,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以排除有害氣體,對溶劑應采用回收設備。印刷機上的電器要有防爆裝置,經常檢查維修,以免著火。
      六、 常見的印刷故障
      凹版印刷中的故障,主要是由印版、油墨、承印物、刮墨刀等引起的。
      1、墨色濃淡不勻
      印刷品上出現周期性墨色變化的現象。排除的方法有:校正印版滾筒的圓度,調整刮墨刀的角度、壓力或更換新的刮墨刀。
      2、印跡發糊起毛
      印刷品圖象層次并級、發糊,圖文邊緣出現毛刺的現象。排除的方法有:去除承印物表面的靜電,在油墨中加入極性溶劑,適當地增大印刷壓力,調整刮墨刀的位置等。
      3、堵版
      油墨干涸在印刷版的網穴中,或印版的網穴被紙毛、紙粉所充塞的現象,叫做堵版。排除的方法有:增加油墨中溶劑的含量,降低油墨干燥的速度,采用表面強度高的紙張印刷。
      4、油墨溢出
      印刷品實地部分出現斑點的現象。排除的方法有:添加硬性調墨油,提高油墨的粘度。調整刮墨刀的角度,提高印刷速度,將深網穴印版換成淺網穴印版等。
      5、刮痕
      印刷品上有刮墨刀的痕跡。排除的方法有:使用無異物混入的干凈油墨印刷。調整油墨的粘度、干燥性、附著性。使用優質刮墨刀,調整好刮墨刀與印版的角度。
      6、顏料沉淀
      印刷品上的顏色變淺的現象。排除的方法有:使用分散性好、性能穩定的油墨印刷。在油墨中加入防凝聚、防沉淀的助劑。充分軋制、經常攪拌墨槽里的油墨。
      7、粘臟
      印刷品上有墨污的現象。排除的方法有:選擇揮發速度快的油墨印刷,提高干燥溫度或適當地降低印刷速度。
      8、油墨脫落
      印在塑料膜上的油墨附著性差,用手或機械力摩擦脫落的現象。排除的方法有:防止塑料膜受潮,選擇與塑料薄膜親合性好的油墨印刷,對塑料薄膜重新進行表面處理,提高表面張力。
      七、 凹版印刷的質量控制
      1、凹版印刷品的質量要求
      凹版印刷除書刊、報紙外、主要印刷包裝裝璜材料,按照凹版印刷的特點,印刷品應達到以下的質量要求。
      單色凹版印刷品,亮、中、暗調層次分明、協調、細膩。網點清晰、完整。版面均勻整潔。
      彩色凹版印刷品:圖象亮、中、暗調層次分明、協調、細膩。顏色自然、協調。網點清晰、完整,角度準確。圖象輪廓清晰,套印允許誤差如表5-3所列數據。
    表 凹印套印誤差 (mm)
    部   位        精細印刷品允差        一般印刷品允差
            四開        對開        全開        四開        對開        全開
    主題部位        <0.10        <0.15        <0.20        <0.20        <0.30        <0.50
    一般部位        <0.15        <0.20        <0.30        <0.30        <0.40        <0.60
      
    印刷品外觀:版面干凈、均勻、無明顯臟痕。圖象和文字的位置準確。印刷接版色調基本一致,精細印刷品尺寸誤差不大于0.5mm,一般印刷品不大于1.0mm,正反面套印誤差不大于1.0mm。
      2、印刷質量控制
      (1)自動套印裝置
      卷筒紙凹版印刷機上,安裝有自動套印裝置。該裝置由掃描頭、脈沖發生器、電子控制器、調節電機、套印調節輥等組成。
      當印張上的套印標記通過掃描頭時,脈沖信號便傳送給電子控制器,如果第二色的套印標記錯前或錯后第一色的標記,發生脈沖的時間將參差不齊,于是電子控制器啟動調節電機,使第一色和第二色之間的套印調節輥有微量的移動,消除套印誤差。
      (2)靜電吸墨裝置
      凹版印刷機,一般都安裝有靜電吸墨裝置。該裝置由高壓可調發生器、鋁制導電輥、表面導電、底層絕緣的特制壓印滾筒,停機自動切斷靜電與過流短路保護機構等組成。利用靜電將印版網穴中的油墨吸附到承印物表面,可提高油墨轉移率20%左右,尤其是使印刷品的亮調部分的層次,得到了豐富的再現。

    [源文件下載]凹印印刷的基礎知識詳解.rar (22.16 KB 好評度:100%)

    下載本文件將消耗下載幣3枚.    

    金幣 +1 枚  下載幣 +5 枚 
    --------------------------------------------------------------------------------------------------------------------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