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他內容

    ]

    設計師感言:“設計在‘設計之外’”這句話

    但凡還想把設計做好的人都知道或聽過“設計在設計之外”這句話和這句話說蘊含的哲理。道理我不多說了。
      但昨天我經歷了另一種--設計在“設計之外”。我的一個客戶因為我在公司網站上的介紹只有“現代中式”(事實上我也不知道是誰這樣為什么這樣寫的)而她要做的是歐式。因此認為我做不好她的設計而要求換個在網站上寫的有“歐式”的設計師。   換就換吧,我不認為客戶不應該換設計師。但是因為這樣一個原因而變更其他設計師(姑且不論我還是把自己當作堅守設計的、不把自己混同于其他大量的所謂的設計師的一個認真做設計的人),我覺得是很可笑的,這簡直就是一種諷刺。   我一向覺得人要腳踏實地,不要太虛偽。做設計師你把設計認真做好了,其他在設計之外的東西就不重要了。你的頭銜不重要,你的位置不重要。你在公司網站上的介紹的多少不重要,介紹些什么就更不重要了。你覺的你把所有的所謂的風格寫上,你就都設計得好嗎?難道一個埋頭做設計,說話做事不盲從,用大腦來做事的人,他一定要把自己會什么不會什么大聲地說出來嗎?我所看到的事實上是只圖虛名的人,無論他說他們擅長做的什么設計其實都沒有一個不用嘴馬去說而用具體的行為去做、去研究所做出來的東西更優秀。中國早有一句古話:滿壺全不響,半壺響叮當。就連著名設計師貝聿銘也說:“我只是比別人少說話,多思考了而已!彼晕乙灿X得自己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難道我反而錯了嗎?如果真的錯了的話,我是不是應該找到公司的網絡管理員把有關我設計風格的所有介紹重新進行包裝,大吹大擂地也說些諸如“擅長什么、擅長什么”。不,還不夠!應該寫成“什么東西都可以做”這樣是不是大至月球粉刷,小至狗窩都可以設計了呢?!改這樣一個說明,事實上只需要三分鐘時間,但是因為個別客戶的不明智的選擇,就讓我做出了品格顛倒、與自己瞧不起的人為伍的決定。算了吧,去他的客戶,這不是我的損失!是他的損失!   讓我放松地投入我該做的設計中去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