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設計書籍

    ]

    11套精品書法大字典電子版書籍

    本帖最后由 飯小魚 于 2015-6-5 15:20 編輯

    真心喜歡書法的朋友大多都會購買了幾本專業的書法書籍以作觀摩研究,平時視為珍寶,偶爾才會拿出來翻閱。但大多數專業的書法書籍都是體積厚重,平時翻閱一次非常不方便,也比較容易損壞。故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套書法相關的電子書籍,包括中國書法大字典(pdf版)、中國書法大字典(exe版)、中國篆書大字典(PDF)、中國隸書大字典(pdf版)、新編中國書法大字典(pdf版)、書法辭典(pdf版)、行書大字典(pdf版)、楷書大字典(pdf版)、草書大字典(pdf版)、中國鋼筆書法大字典(pdf版)、金文編(pdf版)、六體書法大字典(pdf版),掌上金石大字典(chm版),希望這些書法大字典對大家學習書法有所幫助。

    注:由于此類電子版書籍多為原版掃描而成,故可能相對原版書籍是沒有那么清晰的。
    書法字典.jpg

    部分書法大字典介紹

    中國書法大字典
    本大字典系收集中國歷代名書法家手跡,按康熙字典部首檢字法編纂而成,旨在向研究與愛好中國書法藝術的人士提供一部有益的工具書。
    本大字典所收集的歷代各名書法家字跡系按原跡剪貼影印,力求保存原作的風格氣韻。
    本大字典采用名書法家三百六十余人所書寫碑碣法帖共三百一十余部四百三十余卷。
    本大字典收集首文字書共四千三百九十二字,如按重文計算,則達四萬七千四百三十余字。
    本大字典以楷、行、草書為主體,排列順序為:楷書、行書、草書、章書、隸書、篆書、古文。
    本大字典每字下面皆注明朝代、作者,大部還注明出處。
    中國書法大字典.jpg
    新編中國書法大字典
    《新編中國書法大字典》編者歷寒暑十年,數易其稿終成此書法之最。收錄單字5590余,字跡逾70000種,其選編之精,搜羅之廣,堪稱世紀珍藏。

    內容簡介:
    一、本大字典按照康熙字典部首檢字法來編排,經過多次的修改、審訂,而完成的一部大型工具書。
    二、立表前曾考慮按拼音順序編排。這就必須橫排,而橫排時,頻繁換行,不易版面安排。若改用橫闊開本,又因為太厚,橫鋪開來,跨度太大,很難裝訂結實,使用也不太方便。在一時未能找到妥善辦法的情況下,只得放棄橫排,改為豎排。從而順理成章地改用部首檢字法。這方法也是書家及大多書法練習者已經習慣了的。
    三、部首分類有些不足之處:1、有些字不知道屬哪個部首,如:“與、尹、巨、愛”。2、有些字的筆畫數古今不同,往往古多今少,如:并,古作8畫,今作6畫;瓦、者,古作6畫、9畫,今作5畫、8畫。再如也有個別字,古少今多,如:“此”字頭之字古作5畫,今作6畫。因此如果查不到所需之字時,最好再往下查幾頁或先查一下拼音索引。
    四、所收名家書跡中過大之字,有時予以縮小而加注:“(縮)”字樣。其中云峰山摩崖刻石、觀海童詩、論經書詩、瘞鶴銘、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石門頌、西狹頌、夏承碑等之字,凡不滿二欄者均應加注“縮”字。又大量明清、近人書跡,一般選自條幅、對聯等,均已縮小而未加注,特此說明。此外,這類書跡,以及原為白底黑字之帖,如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等均已翻轉成黑底白字,使版面統一美觀。
    五、朝代出處方面 ,除特殊情況外,周、漢、晉不分東、西,宋不分南、北。
    六、跨時代之人,一般列入上一朝代,如王鐸入明,送述祖入北魏。但也有列入下一個朝代的,如歸莊入清,許多近人,其實生于清代。
    七、異體字、俗體字之書跡不多時,一般與原體排在一起。較多時則予以分列,另立一條。但也有可能分排的不徹底。同樣有個別字,康熙字典分列入兩個部首,如鹽、艷、胄,也未刪除。
    八、為了求變,說文采用了不同的版本,所以方、圓、大、小兼備。此外,同一碑帖,有時兼收不同版本的同一字,以示其間的差別,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兩種楷書,叢帖與原碑,隸辨與原碑等。這里順便提一下隸辨的問題。這是清代顧藹吉以宋婁機之《漢隸字源》為藍本,手摹而成之書。經過二次轉摹,實際上已成為手抄,早已面目全非。將本書所列隸辨與原碑之同一字比較一下,就一清二楚了,但所根據的是宋代拓本,許多字現在拓本上已漫滅、刪去或模糊難辨了,換言之它保留了不少特殊的寫法,和其他地方找不到之字,這就是本書采用它的原因。其實這些字完全可以改注“清顧藹吉”或“清顧藹吉隸辨”。
    九、本字典中,集王羲之字的碑有三種:《集字圣教序》與《興福寺斷碑》分別為唐釋懷仁與釋大雅所集,都注了“晉王羲之”。獨有《集王書金剛經》則注唐玄序。因牽涉面較大,后者不一一更正,除在此說明一下外,僅在“附錄二”中,把它放在前兩種之后,而不歸入唐。
    十、關于石鼓文,唐代定為周文王、周宣王、周成王之物。宋以后開始定為秦渡公(西周末)、秦文公、秦穆公(皆東周)等之物,故近來有改稱秦石鼓文的。結果又與習慣上的秦漢之秦相混淆。其實不論秦襄、秦文、秦穆,都屬周代,故本書注為“周秦石鼓文”。 這里的秦是秦國,這樣朝代與國名都明確了
    十一、加注“*”號之字表明其書已上入本書。這類包括古代就有的俗體字、異體字(蓋與蓋、畫與畫等),古體字(如塵與塵、禮與禮等)與借用其他字(如云云、黨黨、種種、適適、葉葉、裏里、簾簾、后后等)。未加*號者包括下列四種情況:1、省文(如慮慮、號號、復復、滅滅、電電、務務等),這類字實際上已收入本書。2、源自草書之字(如書書、專專等),除部首已簡化之字外,這類字為數不多,其草書已收入本書。3、清代起才流行的俗字(擬擬、辦為等);和4、新創之字(醞、運、幣、鑰、態、衛、讓等)。這些字自然無書跡可查到。
    十二、有些帶*號之字,按部首筆畫數查不到,但按拼音索引卻能查到。這情況主要發生在異體字與原型字之間,而本書又無該原型字之簡字的場合。因此遇到“*”號時,最好先查拼音索引。
    十三、本字典所附書家書跡一覽表中,碑帖之有年代者加注年代。書家方面兼列其字、號和生卒年代,不知年代者按其同代人排列次序,或附在最后。
    十四、中國書法博大精深,雖精誠覓集,終亦難全。編中如有不足之處,希望讀者隨時批評,以便更正。
    新編書法大字典.jpg
    新編書法大字典圖片.jpg

    中國篆書大字典
    篆書是漢字中最古老的書體,它包括甲骨、鐘鼎、石鼓、六國古文、小篆、繆篆、疊篆等。漢字作為象形文字,其象形意趣在篆書中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從夏商周三代至秦王朝,其間,古賢為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富璀璨的古文字精華:甲骨的雋利勁挺,鐘鼎的雄健奇譎,石鼓的凝重恣放,斯篆的婉通典雅。可以說后世無論何種書風,均可于篆書中找到神契的源頭。其藝術震撼力,真可謂『天雨粟,鬼夜哭』,達到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步。秦漢以后,篆書一度沉寂,但唐之李陽冰,宋之徐鉉仍以篆書聞名,『能存其法』。到了清代中期,在大倡碑學的時代背景中,篆書再度中興,大家輩出,群星燦爛。

    六體書法字典
    《六體書法字典》是韓立民先生編著的藝術書法教材工具書。本字典以《現代漢語詞典》正體字為藍本,采用音節和部首檢字法,閱讀的順序從左向右分別是:隸書、正書、行書、草書、大篆、小篆、繁體或異體字,是一部實用好用的書法字典。該書集于2013年3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書法字典.jpg

    金文編
    《金文編》是1985-7-1第一次由中華書局出版,作者是張振林,馬國權 摹補,主要講述引編分正續兩編,正編為殷周金文,續編為秦漢金文。集録以彝器飲識為主,兵器鏡鑒附焉。璽印泉幣應另為專編。摹寫之字據拓本或影印本為多,西清古鑒等書變易大小者,原器剝蝕模糊者闕焉。

    [源文件下載]www.hzzdb.com 下載地址以及密碼.rar (1.89 KB 好評度:100%)

    下載本文件將消耗下載幣0枚.    

    圖片活動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